1 / 30
文档名称:

儿童阅读 有关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0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阅读 有关材料.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8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阅读 有关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阅读有关材料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阅读,我们渐渐地开始认识到,孩子们的童年阅读原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么,它到底有多重要?或者换句话说,孩子们小时候多读书、爱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颇显得多余,但其实未必。一件事情往往是这样,你认为它有多么重要,便会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努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太多,而阅读只是其中并不显眼的一部分,常常只有当它在我们心目中变得足够重要的时候,美好的书籍据有孩子的童年生活的一席之地,才会成为可能。
不仅是孩子,大家都应当多读些书。这一点,似乎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即便一个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大概也不会认为爱好阅读是一个糟糕的****惯。那么问题首先是: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他的名著《阅读史》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在他看来,阅读如同一种本能。如果不将“阅读”的概念局限在文字书籍的狭义范围,实际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阅读。早上起来阅读天气的变化,走在路上阅读人群的面孔,坐在车上阅读大街上的广告,晚餐时间阅读饭桌上的香味……阅读,是我们与置身其中的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捧读一册纸质的书籍,或者从手机的屏幕上读一条微信、一则新闻或者一篇小说,也不过是一种“了解自身与所处”的行为,在“阅读”的本质意义上并无差别。某种程度上讲,阅读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阅读是为了活着。”
但阅读对于人的意义,不仅如此。在百科全书的定义中,“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森林里的野兽,也能够在流动的气味中解读猎物的方位,判断出正在靠近的危胁;地底角落中的虫蚁,也能够从温度和气压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地预测天气的转变。动物也通过身体或声音的各种语言进行交流,但是只有人类,才具有自己的符号体系。这种主要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呈现的符号体系,让人类的经验得以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凡尔纳未曾真的周游世界,但是他写出了《八十天环游地球》;我们并不认识凡尔纳,但读他的书,足不出户就能体验遥远之地的神奇冒险。动物不能理解过去和将来,不关心生活范围之外的事物。但是人类可以,因为人类有文字和书籍。以阅读的方式,人类的经验从远古时代延续至今天和明天,从最繁华的都市传递到最偏僻的乡野。诗人狄金森写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经由阅读,我们与古往今来所有的书写者倾情交流;一个阅读者,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吸收者和传承者。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即使并不缺乏获得书籍的机会,却并无阅读的****惯或者阅读的能力?或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童年阅读的缺失。俗谚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智能的发展存在不同的敏感期或关键期,其中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出现在2岁左右,3岁半至4岁半会出现书写敏感期,而阅读敏感期则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左右。语言、书写和阅读,是相互关联的。在敏感期内,儿童学****相应的技能会比较容易,而错过这个时期则会发生学****困难,甚至影响终生。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从小爱读书的孩子,长大后也会继续热爱阅读,但要让一个没有阅读****惯的***喜欢读书,则非常困难。6岁之前的阅读经验,可能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次2岁、一次4岁、一次6岁。当他错过了这唯一的一次,到了12岁、14岁、16岁的时候,已经与许多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而且将永远无法弥补。
童年阅读,除了基本沟通的需要和文化传承的自觉,还有更为实际的作用和意义。与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不同,儿童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世界为他提供的条件。受能力等条件所限,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行动,但他们可以在图书和故事所营造的虚构世界里天马行空,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他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高高地飞翔,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愉悦。莫里斯·桑达克的图画书《野兽国》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能够以极其简明的方式,将无数孩子内心的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帮助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抚慰,重新找回对这个世界的爱与信任。与成年人一样,孩子的生活中也会面临疑惑、委屈,甚至情感上的压抑;在他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遭遇对他们而言极其巨大的困难。一本能够引起共鸣的好书,既可以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避难所,也能帮助他们获得情绪上的舒解,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对儿童而言,阅读是来自于他们内心的渴望。
童年阅读的经历,会成为一个人足以回味终生的美好记忆。儿童文学作家彭懿曾经诗意地概括过童年阅读的意义:“因为有了童年阅读,当我们回道童年的时候,在我们朦胧的记忆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