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呼兰河传 成丹阳.ppt

格式:ppt   大小:5,44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兰河传 成丹阳.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8 文件大小:5.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兰河传 成丹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呼兰河传
萧红
(节选)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
散文:《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回忆鲁迅先生》《桥》
张爱玲
吕碧城
石评梅
感动中国的作家萧红
画忆萧红
萧红故居
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
孤独的童年——“失家”之痛:身为“女儿”的性别原罪,决定了萧红被封建父权放逐的命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坷坎的爱情——“失爱”之痛:从逃脱家庭包办婚姻,初恋受骗,与萧军、端木蕻良的爱情纠葛及最终失败,来自男权社会的冷漠与欺凌贯穿了萧红落寞而痛苦的一生;
寂寞的写作——“失功”之痛:火热的抗战时代,民族的独立成为社会和历史的主流,而坚持女性意识的创作,注定得不到男权社会的认同。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是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关于作品
茅盾先生评价《呼兰河传》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品简介: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写了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
第二段
34~44自然段:祖父与孩子们幼稚的游戏
以体现祖父之童心未泯
44~56自然段:祖母作为操持日常琐事的女人,难像祖父这般游手好闲,因而也难懂“我”和祖父的“低级趣味”
侧面描写祖父之童心未泯
57~83自然段:我与祖父在后院里发生的另两个幼稚的故事
再写祖父童心未泯,和祖父在后院的日子童趣盎然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关于作品: 《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