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一、毕业设计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学计划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锻炼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三年中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取代的。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受到高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所必须的综合技能训练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通过组织毕业设计工作,能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拓宽学校产教研结合的路子,推动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在教师及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一定的课题任务,受到一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锻炼;独立完成一定的技术工作,受到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应培养学生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业务能力。
1、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查阅、综合和消化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及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2、方案制订、论证、分析比较、设计计算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调试能力。
4、工程绘图能力。
5、撰写实验报告和技术说明书的能力。
6、调查研究、与人合作及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与工作过程
为了更好地领导每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在主管院长统一安排下,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
包括课题选择、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安排、选题试做、校内课题的材料与加工准备、任务书的填写、任务书的审批,主要由各二级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完成。
2、学生实际工作阶段:
包括毕业设计动员、下达任务书、消化课题、查阅资料、设计、试验、撰写设计技术报告及实验报告,绘制设计图纸等。
3、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4、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5、答辨与成绩评定
6、总结
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在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工作计划,且在指导教师启发、示范、讨论等方式指导下,发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积极创造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如期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遵循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方面,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选题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社会实际,已上岗实习的学生应尽可能结合所从事的工作,以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该类课题在选题中优先考虑。
3、课题来源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课题,也可以是模拟设计课题,设计课题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指导教师指定,所有课题均须报二级学院部批准。
4、课题难易程度要适度。既要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5、题目任务明确,设计内容及工作要求具体,便于评价每个学生的设计成绩。
6、除经二级学院部门审核同意的团队课题外,其余课题原则上一人一题,不得重复。未经批准,设计课题不得中途更改。
五、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类型和要求
1、工科类专业可选择工程设计、实验研究、产品开发、计算机软件等类型:
(1)工程设计类课题按专业性质不同规定一定量图幅的设计图纸,如机械类工程绘图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A0号的图纸2张。同时应有相应的设计计算过程和技术经济分析;
(2)以实验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论文中应有实验数据、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分析意见与结论;
(3)以产品开发为主的课题,应有开发设计与制作的主要步骤、实物成果及实物的性能测试报告;
(4)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完整的文档,包括有效程序软盘、源程序清单、流程框图、软件设计报告和使用报告。
2、文科、经管类可选择调研报告、方案策划、专业论文等类型:
要求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献、进行典型调查等工作基础上完成论文一篇。论文必须主题明确,有理有据,要有创意。不允许将现成文献整理成文。
除以上规定外,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自行制定各自的具体要求。
六、指导教师的条件、职责及要求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指导教师负责具体选题、指导和检查,同时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学生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或相当职称以上人员担任。初级职称人员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但可协助指导。
(2)如学生在上岗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可聘请该单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办理审批手续(与选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