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年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学问点
物理是一门试验科学,探究性的地方特殊的多,纵观课本上的试验内容,演示试验、学生试验、课后小试验、小制作等,接下来我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学问点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0-19;
4、在通常状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缘由: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擅长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擅长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供应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限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到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干脆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有固定常用的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留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1、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2、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3、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4、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5、 常依据电流的流向推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起先,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 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依次肯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样;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运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需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表必需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当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快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摇摆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依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一、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是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始终是我最差的科目,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没有爱好。小时候受到一首打油诗影响“我是中国人,为何学中文,考试不及格,表示爱国心”,所以始终对英语并不感爱好,所以始终对英文学习不感爱好,成果也特殊差,后来四六级考试也难以通过。后来相识了几个外国挚友,出于沟通须要,以及对他们文化的爱好,我的英语成果虽然不说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物理学习也是一样,通过仔细的学习、思索、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物理的爱好,有了爱好你就简单走进理科这个殿堂。
二、建立物理学科学问树,学会对类似学问点的归纳、总结
以前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告知我,语文学习就是要把书读厚了,每学到一个学问点,都能够延长到更多,这样,自己积累的学问就会越来越多,语文学习就是厚积薄发,把书读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说,化学学习就是要把书读薄了。
这就须要我们学会对学问点进行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洁的几个部分,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而那么多的演示试验,却几乎都是用限制变量法,只要我们驾驭了限制变量法的实质,全部的试验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现在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思维导图,这就是我们当年所谓的学问树,把全部的学问点归纳总结后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学问树,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变得很简洁。
三、物理属于探究性学科,须要勤于动手做试验
物理是一门试验科学,探究性的地方特殊的多,纵观课本上的试验内容,演示试验、学生试验、课后小试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试验的不行分割性,这么多的试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动手试验不仅能培育自己的动手实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物理学问的相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