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儿童美术教学 浅议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由【luk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美术教学 浅议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儿童美术教学 浅议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美术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对于现有形象进行大胆取舍和夸张想象,参加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感情,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在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创新尝试。
【关键词】发明能力想象思维办法取舍夸张
发明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开展的根底。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发明力。〞则,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我认为应从下列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盛的想象能力,是发明能力的根底。中小学生的想象往往具有感情色彩,是美好的,它包含着孩子们的希望和愿望。从某个角度讲,想象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囊括世界。一个只有知识而不会想象的人,就象矫健的雄鹰失去翅膀一样。因比,想象力的培养应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1.培养学生发明性思维办法
发明性思维是指思维方式不拘于一种模式、一个方向,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式思维形式。具体有顺向、逆向思维,发散式思维和侧向思维三种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如画命题画?星空》,就可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我事先给学生讲有关天体的常识,叫学生自己动手找一些太空知识图片,看一些有关的神话故事、科学梦想故事,如嫦娥奔月、外星人、飞碟等,在他们有了这些丰盛的知识以后,又启发他们想象中物体的名字和形状,并教给他们画出这些物体的根本知识,不论多么复杂的物体,我们都可以从整体观摩,把它概括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根本或几个根本形状的组合,抓住了这些根本形状,再稍加变化就成了。
2对现有形象进行大胆取舍和夸张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对一些具体物体的造型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感受。对于天真、活跃、才思敏捷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进行引导和启发,针对某一实物,让学生改变形象进行再发明的想象练习。作品可以进行大胆取舍和夸张,侧重表现自己对物体的认识感受,又使物体具有美感特点。示例写生课?瓶花》,让学生画一组由香蕉、课本和一个插着孔雀羽毛的花瓶构成的静物,第一节课,给学生展示实物特点,讲解物体之间的比例、色调以及描绘重点。按传统画法,进行空间立体造型,结果,学生们画的完全按老师的布置千篇一律,毫无生气。这就是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侧重技法训练,固定模式,形式呆板,极大桎梏了青少年的梦想。第二节课,我改变了教法,还是画这一组静物,我说,咱们比一比,看谁画得和实物一模一样,又能把实物的特点表现出来,而且比实物更感人,更具有艺术魅力。老师不限定绘画格式,这下,学生按自己对物体认识的感受,不受条框约束,对物体进行了大胆取舍,以及大胆的夸张、缩小、归纳等等。这次作业涌现出大批构图新颖、构思奇特,具有独创精神的画面,再一次证实了想象力的培养对塑造艺术人才是多么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明的主体,怎样利用各种教学手法或伎俩,引导他们进入教学情境,展开想象进行创作,是培养发明能力的关键所在。这里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是学生自觉主动的学,“创〞是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充斥激情活力的探索过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勇于创新、大胆叙述个性的作品给予大力褒扬,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明能力的开展。课下,充沛利用“学校画廊〞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经常在画廊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每当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画廊中展示出来时,马上就会引来一大批观众,他们首先就是寻找自己的作品,其次是同班同学的作品,然后再看其它学生的作品。看完姓名、班级后才开始评头论足,这样的画展给学生学习美术搭建了一个舞台,给学生以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时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在工具、材料使用上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
现代科技信息的迅猛开展,使青少年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视角开阔,自然不能满足一般绘画材料和一般表现办法所产生的作品。他们希望更丰盛的表现领域,要求绘画创作在纸张、材料、技巧表现等方面的多样性,具有新的审美趣味,所以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使用新工具、新材料,以及帮忙引导学生发明新工具、新材料。
四、在课业创作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培养发明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演示一般绘画形式外,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并启发他们想象发明出更多的表现形式。内容上,要求学生画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褒扬并激励一些有个性的作品,激发其它学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好作品。
总之,对学生发明能力的培养,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慢慢提高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以上教学办法,指导学生近二十年来,辅导学生参赛作品屡次获奖,本人也屡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其中辅导组织加入“河南省少儿画展〞中两人获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五人获三等奖。组织辅导加入第25、26届国际儿童画比赛中,多人作品入选,两人获铜牌奖,一人获银牌奖。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县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