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册.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册.doc

上传人:mkjafow 2017/12/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软件学院学科基础课程
实验报告册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学期年至年第学期
学生所在院(系)
年级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最终成绩
软件工程教研室制
2010年3月
实验报告须知
学生按照“实训”课任课教师给出的题目和要求填写实验报告,填写应遵循实验报告样本格式。
完成的电子文档(文档、表格、演示文稿、操作过程截图等)按任课教师的要求发往指定的电子邮箱。
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题目、时间、地点、实验目的、内容、过程和步骤、结果分析总结。
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最终成绩、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对报告内容的评阅。教师根据每学期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在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教学班的实验报告汇总交教学秘书存档。
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实验大纲和考试大纲。
实验报告(一)
实验题目
线性表的应用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目的明确; □操作步骤正确; □设计文稿(表格、程序、数据库、网页)符合要求;
保存路径正确; □实验结果正确; □实验分析总结全面; □实验报告规范;
□其他: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基本操做在计算机中的实现。
2 能够利用线性表结构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利用计算机求解。
3 能够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综合比较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分别实现顺序表和链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2 掌握程序分文件(头文件和实现文件)书写的方式。
3 :合并两个非递减有序序列,并对其时间性能做出分析。
三、实验过程与步骤(原始记录)
四、实验结果(设计文档、文稿、数据表、媒体文件存放路径)
五、实验分析总结
实验报告(二)
实验题目
栈和队列的应用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目的明确; □操作步骤正确; □设计文稿(表格、程序、数据库、网页)符合要求;
保存路径正确; □实验结果正确; □实验分析总结全面; □实验报告规范;
□其他: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栈和队列这两种抽象数据类型的特点,并能在相应的应用问题中正确选用它们。2. 熟练掌握栈类型的两种实现方法。
3. 熟练掌握循环队列和链队列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选择:
选择一:
2. 设计并实现括号匹配算法。
3. 用队列实现在屏幕上打印杨辉三角。
选择二:
2. 分别用栈和队列实现迷宫问题求解。
选择三:
2. 分别用栈和队列实现一个列车调度系统。
实验报告(三)
实验题目
二叉树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目的明确; □操作步骤正确; □设计文稿(表格、程序、数据库、网页)符合要求;
保存路径正确; □实验结果正确; □实验分析总结全面; □实验报告规范;
□其他: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
,并能灵活运用遍历算法实现二叉树的其它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实现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
2 构造一棵二叉树并用递归实现其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并验证。
3 用非递归算法实现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4 给出一段报文和每个字符出现的概率,对其进行哈夫曼编码和解码。
实验报告(四)
实验题目
查找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
教师评阅:
实验目的明确; □操作步骤正确; □设计文稿(表格、程序、数据库、网页)符合要求;
保存路径正确; □实验结果正确; □实验分析总结全面; □实验报告规范;
□其他: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查找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表示方法的适用性;
,并对其性能做出分析;
,深刻理解哈希表与其它结构的表的实质性的差别。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实现查找表的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