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考调1人考试押密卷含答案解析 】是由【住在富人区的他】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9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考调1人考试押密卷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考调1人考试押密卷含答案解析
(共500题)
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每个图形都是圆、正方形和菱形构成),三个元素分为上中下三层叠放。每一幅图中元素叠放位置发生明显位置变化。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1下层的菱形移到最上层得到图2,图2最下层的圆移到最上层得到图3,且其他图形顺序不变;第二段应用规律,图1上层的圆移到最下层得到图2,图2最上层的正方形移到最下层得到图3,且其他图形顺序不变,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2.
下面的四个选项的平面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所给出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    )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拼合,可采用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式解题。消去平行且等长的线段后进行组合可得到轮廓图,即为C项。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木工师傅为下图所示的3层模具刷漆,每层模具分别由1、3、6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组成。如果用一千克漆可以刷20平方米的面积。那么为这个3层模具的所有外表面上色,需要几公斤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题图的三视图均为 均有6个面,即表示有6个面露出需要刷漆。注意本题为模具,刷漆时应将底面也考虑在内。在图形中,朝上的面有6个,同理,朝前、朝后、朝左、朝右和朝下的面都分别是6个,所以外表面的面积为6×6=36平方米,需要油漆为36÷20×1=。故本题选A。
(备注:也可从反面来做,共有1+3+6=10个正方体,共有10×6=60个面,有12次接触,每出现1次接触意味着有2个面重合不需要刷漆,则需要刷漆的面有60-12×2=36个)
解题思路:堆积模具两个侧面及底面各有个正方形,而斜坡方向上有这样组合3个,因此模具共有表面积为平方米。一公斤漆可以刷20平方米,所有外表面上色需要漆公斤,。
故正确答案为A。
4.
在我国,夏季全国高温,冬季则是南北温度差异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B项正确,夏季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一年中的夏季,太阳高度角高,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普遍较高,我国也不例外;冬季时,太阳直射点移到了南半球,离北半球较远,是北半球一年中的冬季,太阳高度角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少,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因纬度的差异而出现气温的差异就大,此时纬度较低的,接受到的太阳光热比纬度高的更多,而且按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因此我国的气温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
故正确答案为B。
5.
歇斯底里∶癔症
∶结账
∶自行车
∶发动机
∶饮料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歇斯底里”是“癔症”的音译外来词,与“癔症”这个本土词表达的意思相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二者属于全同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买单”来源于粤语,不是“结账”的音译外来词,排除;
B项:“脚踏车”与“自行车”属于全同关系,但不存在音译外来词,排除;
C项:“引擎”是“发动机”的音译外来词,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可口可乐”是“饮料”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歇斯底里是英文单词“Hysteria”的音译外来词。
6.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侵蚀作用的是:
,会出现机械剥蚀,甚至会出现崩塌碎裂
,并提供一个水及化学物的渗透渠道,造成岩石分解开裂
,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形成岩溶地貌
,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像楔子插入岩体内,导致岩石崩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侵蚀作用的一项。分析侵蚀作用的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结果(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侵蚀作用的定义要点:①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②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
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属于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要点②。
B项,岩石分解开裂的外力来自植物根部施加的物理压力,不符合要点①。
C项,可溶性石灰岩受流水的作用,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形成岩溶地貌,符合定义。
D项,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是受气温变化的影响,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
②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属于“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定义;
B项:造成岩石分解开裂的原因是植物向岩石施加的物理压力,不属于“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义;
C项:岩溶地貌的形成是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失,符合“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符合定义;
D项:导致岩石崩碎的原因是气温变化,不属于“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裸露的人造雕像,不符合“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植物根部在岩缝中向岩石施加物理压力最终导致岩石分解开裂,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符合定义,当选;
D项: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导致岩石崩碎,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某服装店有一批衬衣共76件,分别卖给了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了3件。衬衣定价为100元,买1件按原价,买2件总价打九折,买3件总价打八折。最后卖完这批衬衣共收入6460元,则买了3件的顾客有(    )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买了1件衬衣的顾客为x人,买了2件衬衣的顾客为y人,买了3件衬衣的顾客为z人。一件衬衣原定价为100元,打九折为90元,打八折为80元。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y+z=33①,x+2y+3z=76②,100x+90×2y+80×3z=100x+180y+240z=6460③。解方程组得x=4,y=15,z=14。所以,买了3件的顾客人数z=14(人)。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
第二步,设买了1件衬衣的顾客为x,买了2件衬衣的顾客为y,买了3件衬衣的顾客为z。一件衬衣原定价为100元,打九折为90元,打八折为80元。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y+z=33①,100x+90×2y+80×3z=100x+180y+240z=6460②,化简得:3z-4x=26。
第三步,只有当z﹥8时,x>0,排除AB项。
代入C项,3x14-4x=26,x=4,代入①,14+y+4=33,y=15,满足所有题目要求。所以,买了3件的顾客人数z=14(人)。
补充说明D项,3×15-4x=26,4x=19,不能除尽,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8.
头:包工头
:柳叶眉
:将军肚
:小蛮腰
:操盘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包工头的“头”指的是首领,是“头”的延伸含义。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柳叶眉的“眉”指的是眉毛,是“眉”的本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将军肚的“肚”指的是肚,是“肚”的本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小蛮腰的“腰”指的是腰,是“腰”的本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操盘手的“手”指的是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是“手”的延伸含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9.
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成效是控制过程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控制就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也就是确定控制标准的原则;;,也就是分析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成效是控制过程的第二步。
因此,选择B选项。
10.
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
这段文字意在:
,不圆满
,圆满有时适得其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引用席勒的童话,先说一个圆为找到丢失的部分,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很多美好的东西,然后话题开始转折,当它找到丢失的部分后,开始飞快滚动,反而丢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于是它又丢掉找回的部分,慢慢向前。席勒的童话说明了有时候有点缺陷不一定是坏事,过分追求完美将会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故选项D正确。
A项,表述不够全面,排除;
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