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优秀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892629196 2017/12/9 文件大小:2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优秀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

仁政
施行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学****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的写法。
三、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http://blog./s/
注音和节奏
夫郭粟寡戚畔封疆
fú
guō
sù
guă

pàn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jiāng
学****指导
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本文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分析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第二段摆出了什么论据?从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有何作用?
事实论据,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攻城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