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冷瑟的风 2023/9/2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是由【冷瑟的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要循序渐进,不能走“捷径〞。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忙!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一)
  ,鲜卑建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激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尚。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数学着作?缀术》。
  :贾思勰,北魏、东魏时期。?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着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北魏时期。?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着作,同时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二)
  :“书圣〞王羲之。东晋,其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东晋的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神灭论》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珍贵遗产。
  :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精品。
  重点分析题:
  1. 比拟秦始皇和汉武帝在那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1) 政治上:建立和加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
  (2)经济上:都采取了统一的经济措施,开展封建经济。(3)军事上:都动员对匈奴的战争,确保边境安定。
  (4)思想上:都加强思想控制。
  (5)都有苦役百姓、残暴统治的一面。
  2. 从秦朝到东汉,中原与匈奴关系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 秦朝时国力强大,秦始皇派大将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2)秦末汉初,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
  (3)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但并没有阻止匈奴南下掠夺;
  (4)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反抗;
  (5)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几部。其中一部向汉称臣,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求亲,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他,维持了双方友好关系;
  (6)东汉时期,北匈奴控制西域,东汉派大将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从秦朝到东汉,中原对匈奴的政策,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并依据双方实力不同而采用战争或和亲的不同政策。
  3. 如何评价秦始皇《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合乎广阔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独裁,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稳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表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巨大奉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2)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三)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立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镐京)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
  春秋 前770-476 洛
  战国 前475-221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9年 汉高祖 长安(今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丕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