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年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是怎样的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是怎样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是怎样的
不但汉族过中秋节,侗族、苗族、畲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你知道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吗?下面学习啦我细心整理了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畲族陪客唱歌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唱。对唱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殊喜爱挤在一起,不参与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探月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调声节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实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与。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唱,未婚青年趁机找寻将来的伴侣。
苗族跳月
苗族的古老传闻,月亮是个忠诚忠厚、勤劳英勇的青年。有个年轻漂亮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终,她还经验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最终和月亮华蜜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华蜜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找寻心上人,倾吐仰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净光明,永结白头之好。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相互找寻意中人,相互表明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净光明,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托球舞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漂亮的民族服饰,齐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嬉戏。
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嬉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寻月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庆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四周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聚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 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慧、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终最终奔到了月亮上。
鄂温克族供月 鄂温克族同胞过中秋节以合家团聚、供月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还探亲访友,相互宴请。中秋夜晚,人们聚集于篝火旁,欢歌曼舞,直至深夜。
中秋节民间习俗
中秋节民间习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民间习俗二: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肃穆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游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民间习俗三: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季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深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一般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华蜜;以月寄情。
中秋节民间习俗四: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改变,由早期纯道教色调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化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饮食举荐
中秋节饮食举荐一、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聚,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聚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中秋节饮食举荐二、鸭子
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庆这个传统节日。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化后代不要遗忘抗拒侵略的斗争。
中秋节饮食举荐三、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中秋节饮食举荐四、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肯定要在中秋节特殊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殊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季节。
中秋节饮食举荐五、南瓜
中秋节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要吃老南瓜。中秋吃南瓜在江南这块比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猜你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