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武汉大学法学院继续教育 】是由【liul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继续教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武汉大学法学院继续教育
--
武汉大学法学院继续教育
法学专业(专科)
毕业论文考核大纲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毕业论文考核指南
1. 学生自选题后,必须在2023 年10 月26 日前,将论文上交到法学院327办公室。
:字数不少于5000字。
、定稿后方可打印,请用A4纸打印1份。
4. 论文打印的格式如下:
(1)封面;
(2)目录
(4)内容提要(4号宋体);
(5)正文(4号宋体);
(6)注释(小5号宋体);
(7)参考文献(5号宋体)。
附:论文封面样式及字号要求
09 届继续教育本/专科学生毕业论文存档编号
(5号宋体)
武汉大学
毕业论文
(小1号黑体)
论文题目
(2号楷体)专业:
学院:
年级:
学习形式:
学号: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职称:(4号宋体)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
完成时间:年月日(3号宋体)
附:专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题目属于参考性的,学生可根据情况自定题目)
一、宪法学
1、试论宪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试论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
3、宪法修改与宪法适应性的关系
4、试论人大的宪法监督权
5、试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刑事法律保护
6、财产的征用、征收与依法补偿
7、经济全球化与宪法的完善
8、论宪法的价值
9、论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10、论宪法的权威
11、论政治文明与宪法的关系
12、宪法诉讼之我见
13、新中国宪法发展五十年之评述
14、论宪法的国家价值
15、论公民受教育权
16、论公民劳动权
17、论公民的财产权
18、论公民结社权
19、论宗教信仰自由
20、论孙中山的宪法思想
21、论宪法教育
22、论宗教与宪政的关系
23、论邓小平的宪法思想
24、论村民自治权
25、宪政视野下的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26、论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27、论宪政意识
28、论宪法原则
29、论宪法语言
30、论立宪技术
31、论公民与人民
32、论宪法与司法体制改革
33、论依宪治国
34、论迁徙自由
35、论农民的宪法权利保护
36、论宪法的司法适用
二、法理学
1、全球化与中国法律变革
2、论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3、论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统一法学派……)
4、论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5、论法律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6、论法治社会与法律权威
7、论公私法的划分
8、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9、论法律的局限性
10、论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
11、论传统法律资源与法制现代化之关系
12、论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治社会中的作用
13、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良性互动
14、诊所式法律教育探索
15、欧盟法的法理学思考
16、WTO的法理学思考
17、论国际法与国内法之关系
18、论民法(刑法、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的价值
19、现代法的人文困境及其出路
20、论法治的文化基础
21、论法律信仰
22、论中国比较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3、论法学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24、法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
25、论司法改革
26、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27、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
28、论程序正义
29、论法律解释
30、文学作品的法理学——《* * *》以为例
三、中国法律史
1、试论中国古代的德治
2、试论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
3、论中国古代的特权法制度
4、论中国传统的人治
5、论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及其启迪
6、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7、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
8、论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9、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及规律
10、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及特点
11、论奴隶制时期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原则
四、民法学
1、试析财产的概念
2、论判例在民法渊源中的地位
3、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及其完善
4、论建立保佐制度的必要性
5、论法人独立财产
6、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7、意思表示的解释及其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8、意思表示的分类意义
9、论间接代理
10、论表见代理
11、试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12、论物权法定主义
13、略论物权变动原则
14、试析房屋抵押与房屋按揭的异同
15、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16、论占有保护制度
17、论缔约过失责任
18、无因管理构成条件析
19、债务承担的法律问题
20、论合意
21、违约责任中赔偿损失范围的确定
22、论买卖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3、试析城市水、电供用合同
24、论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
25、试析房屋租赁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6、无因管理的认定
27、遗产认定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28、论死者名誉保护的法理基础
29、试论身份权
30、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之我见
31、因果关系的学说与意义
五、刑法学
1、试论罪刑法定原则
2、试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浅议犯罪的基本特征
4、试论犯罪客体
5、浅议犯罪对象
6、危害行为初探
7、犯罪不作为之探讨
8、犯罪故意刍议
9、犯罪过失的若干问题探讨
10、刑事责任能力的几个问题
1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12、单位犯罪若干问题之探讨
13、犯罪未遂的几个问题
14、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论
15、犯罪中心的相关问题探究
16、试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17、试论防卫过当
18、试论特殊防卫
19、试论牵连犯的几个问题
20、试论想象竞合犯
21、试论法条竞合犯
22、论自首的几个问题
23、累犯相关问题探讨
24、试论死刑
25、试论罚金刑的若干问题
26、论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
27、试论减刑的几个问题
28、试论假释的几个问题
29、试论重大责任事故罪
30、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之探讨
31、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几个问题
3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探讨
33、试论偷税罪的几个问题
34、试论抗税罪的几个问题
35、略论强迫交易罪
36、故意杀人罪的构成与认定
37、故意伤害罪的构成与认定
38、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之探讨
39、绑架罪若干问题刍议
40、试论强奸罪的主体
41、论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42、试论奸淫幼女型的强奸罪的主观方面
43、试论拐卖妇女、儿童罪
44、试论重婚罪
45、试论妨害公务罪
46、试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4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之探讨
48、试论强迫卖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