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doc

格式:doc   大小:2,76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3/9/27 文件大小:2.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 】是由【文艺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7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高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2至22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瞬间(shùn) 眉黛(dài) 熨帖(yùn) 隽永(juān)
B、蹉跌(cuō) 铁砧(zhēn) 愤懑(mèn) 喟然(kuì)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身”,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C、近来,随着人们对节日经济、节日文化的日渐重视,关于在洋节泛滥的情况下如何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讨论愈演愈烈。
D、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卫生部要求,各级地方部门要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
B、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因为从我们最初发现航线,到达他们的海岸以来,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犯下了许多罪恶。
C、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
D、96岁的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能“感动中国”,就是因为他拥有“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种境界而形成的。
二、阅读下同的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一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登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6、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7、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说明什么,下面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桥是有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8、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
三、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9-11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中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候。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从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①,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②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③。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其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呕血而死。谥为节候。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①用事:掌权。②绌:不足,此处指不满。③堧(ruán)垣:宫外的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动词
B.从高帝击项籍 从:跟从,动词。
C.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 富贵:有钱又有地位,形容词。
D.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 行:品行,德行,名词。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A.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皆以美于徐公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不可不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为错所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已多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皇后的弟弟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要将其依法斩首。
C、孝景帝虽重用晃错,但有时也不采用他提出的意见。中屠嘉就抓住晃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却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因此后悔没有先斩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作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第Ⅱ卷(117分)
四、(22分)
1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文中画线句子 4分)
⑵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分)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⑶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侍坐》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宫 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①。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 ①琼轩:华丽的长廊
⑴第一句写宫花“寂寂”开放,有什么作用?(3分)
⑵诗的三、四句刻画出宫女的什么处境和心理?(3分)
14、补出下列默写篇目中的句子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7分)
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⑵能谤讥于市朝, ,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劝学》)
⑷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荷塘月色》)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
⑸跫音不响,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错误》)
⑹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 体的《左传》,有 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橡胶树 傅天琳
(1)云南,我神往中的植物园。
(2)我们的车出发了,从思茅开往版纳。有着充沛的阳光和雨水,我熟悉的竹,在四川清清秀秀,仙袂飘飘宛如村姑,在这儿却气宇轩昂。
(3)一排树转过身来,小腿扎着绷带,整整齐齐,列队向我。皮肤灰白相间,浸出病的斑迹,几粒绿粉,薄薄洒在树尖——是橡胶树!我猝然一惊。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