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天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天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天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11
命题:葛缘媛 汤晓赞 审核:许敏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写明学校、姓名、班级、学号、试场号。
3、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规定区域之内, 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 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种对的答案 每小题3分 共60分)
( )
,善于提出问题 ,收集有关资料
C. 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D.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2.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阐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负面影响的是( )
A.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B.清洁、新型能源的使用
C.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
3.下面是小芳同窗对与自己有关的科学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B.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是10cm
D. 体温是47℃
4. 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对的的是 ( )
A B C D
5.科学实验要操作规范,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
加热液体 熄灭酒精灯 闻气体 滴加液体
A B C D
( )
=×10毫米=155毫米 =×(1/100)米=
=÷100厘米= =×10=155毫米
7.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并非全部的细胞都能分化,只有含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可能分裂
B、能进行分化的细胞占分裂 后形成的细胞中的绝大部分
C、一种细胞通过持续8次分裂后,最后身成16个子细胞
D、多细胞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
“鸽子树”,有明显的构造层次,则其层次由低到高的次序分别是( )
→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组织→器官→个体 →组织→系统→个体
9.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极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阐明( )
,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麻雀、虎和蜗牛、蟹、水母、蝗虫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性来进行分类的?( )
①卵生还是胎生 ②体温与否恒定 ③与否有脊椎骨 ④水生还是陆生
A. 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果实中的果肉属于下列哪种组织 ( )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营养组织 分生组织
A B C D
,其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七年级组织了“制作植物标本评比活动”,有位同窗采集到一株植物标本,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有孢子囊。因此,推测它属于( )
14.下列方法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过分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
,生理功效最完善、最高等的是( )
16、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pqbd”字的玻片标本时,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是---------- ( )
A pbdq B pbqb C pqbd D bpqd
17.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 针对“孑孓为什么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干生存”的假说。为验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适宜的是( )
选项
烧杯
水量/ml
孑孓/只
温度/℃
光线
A
甲
400
20大
28
光照下
乙
300
20小
20
黑暗中
B
甲
400
20大
28
光照下
乙
400
20大
28
黑暗中
C
甲
300
10大10小
20
光照下
乙
300
10大10小
28
黑暗中
D
甲
300
20小
28
光照下
乙
400
20小
28
黑暗中
、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胎生狗脊、海带、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重要根据是( )
、草履虫、蚯蚓、蜜蜂分别属于( )
、扁形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20. “小冰麦”是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新品种。它是运用当代生物技术将野生冰草抗病、高蛋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普通小麦的细胞哺育而成的。在哺育过程中,重要是对野生冰草细胞内的哪个构造进行的操作( )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二、填空题 (每个空2分,共60分)
,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窗采用下图所示的办法,图中
________(填字母)实验环节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__。
38
37
,这几日王楠同窗感觉自己头疼咳嗽,
便决定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
(1)体温计是运用水银的 原理制成的。
(2)王楠同窗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他的体温是 。
(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
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那么两次读数应是
℃℃ ℃℃
℃℃ ℃
,并在横线上填上对应的细胞构造名称
(方括号中填构造对应的字母):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
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柳树之因此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构造中的[ ]________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合在细胞构造中的[ ] ________ ;
(4)某些水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构造中的[ ] ______;
(5)与蜗牛细胞相比,柳树叶的细胞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构造是[ ] ________。
:
(1)小明削水果不小心在手指上留下了一种伤口,很快伤口就能愈合,这是由于图中1表达的细胞的分裂作用,在此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________。图中2表达的是细胞_____ 过程,其成果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小明的手碰到烫水时,他的手会立即缩回去,这是靠如图________所示的细胞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甲”、“乙”或“丙”)
25. 右图是显微镜各部分构造名称。请回答:
(1)对物像含有放大作用的有 ;(填名称)
①﹝5﹞目镜 ②﹝7﹞物镜 ③﹝14﹞反光镜 ④﹝4﹞镜筒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填序号)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种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能够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
甲 乙
a
(4)右图甲、乙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则用低倍镜观察的图是 (填甲或乙);如果a表达标本的同一位置,则从甲图得到乙图的操作环节是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⑤ B.②→④→⑤
(5)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对的的操作次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植物种类繁多。在学校门口有棵大榕树(A),操场跑道一边有诸多的红豆杉(B),在实验室的前面有桂花树(C),在餐厅的前面有银杏树(D)。
(1)在上述四种树木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有 ,(填树名背面的字母,下同),属于裸子植物的有_______。
(2)被子植物不同于裸子植物的重要特性是( )
,A~E示意人体的不同构造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
(2)在上图中,人体含有而植物没有的构造层次是[ ] 。
(3)图中所示的系统含有的生理功效是
,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主单位是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
起的,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显微
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状况,该病毒的实
际宽度为______________米,使用透气孔径
×10﹣7米的N95型号口罩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甲型H1N1病毒。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空2分,共30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检查假设、合作与交流。科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经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变化其中的某一种因素,而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变化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办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办法,广泛地运用在多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下列活动中属于控制变量法的是( )
,控制温度、空气等相似
,控制同一保温瓶及相似温度的环境
,控制蔗糖的颗粒大小、液体种类相似。
30、张辉为了研究水的某些特性,做了以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运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统计数据以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概为 _____ ℃,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对的反映实验过程 。
A B C D
(3)温度表达 它的惯用单位是摄氏度。
。
31. 为探究废电池对植物的影响,某科学爱好小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方案: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Ⅰ、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农民老李告诉爱好小组的同窗,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空气。
Ⅱ、取相似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Ⅲ、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其它任何解决。
Ⅴ、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状况并做好统计。
实验成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因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成果看,能否阐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若实验成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则应当( )
A.修改成果,使成果与假设相符 ,重新通过实验
,使成果与假设相符
32、当酵母菌加到面团中时,酵母菌会分解面团中的有机物(淀粉)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方便做面包。下图显示了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毫克
温度/摄氏度
⑴结合该图回答:做面包要用温水还是冷水? ;
⑵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
33、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的简称,这种禽流感病毒,重要引发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发病状况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为什么程度重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的病毒类型的繁殖力和毒性。最早的禽流感统计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自2003年12月以来,禽流感在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造成数千万只家禽被宰杀销毁,染病死亡者已达数十人。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发人类流感暴发,但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输的流感病毒有关。很可能是在历史上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畜接触频繁,猪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发生了变异,获得对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传输的能力,成为人类流感病毒。
禽流感被发现100数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防止和治疗办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办法避免其蔓延。
(1)鸡和野鸟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2)家禽和野禽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 。
(3)通过你日常的理解,禽流感病毒 生物。(填“是”或“不是”)
班级 姓名 考号
天台实验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答题卷
七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21、
22、(1) (2) (3)
23、(1) (2) [ ] (3)[ ]
(4)[ ] (5)[ ]
24、(1) 、 、
(2)
25、(1) (2) (3)
(4) 、 (5)
26、(1) 、 (2)
27、(1) (2) [ ] (3)
28、 、 、 、
三、科学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29、 、 、
30、(1) (2)
31、(1)
(2) 、
(3) (4)
32、
33、(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