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是由【baiba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桥梁上部构件设计
某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T 梁,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全长0L =16m ,计算跨径L = 。T 形截面梁的尺寸如图一所示(其中cm a 30=,cm b 18=,cm h 130=),桥梁处于I 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图一(单位:cm)
材料:30号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cd MP f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 td MP f =;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简支梁控制截面的弯矩计算值和剪力计算值为
跨中截面 m kN M .11026=跨中 kN Q 140=跨中 1/4跨截面 m kN M .15104/1=
m kN M .586=汽 m kN M .1028=恒
支点截面 00=j M kN Q j 5500=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f b
为了便于计算将图二a)实际截面换成图b)所示计算截面,可得翼板平均厚度mm h f 1502
200
102'=+=
,其余尺寸不变
图二 a)原截面 b)计算截面(单位:cm )
由图二所示的T 梁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则有
mm L b f 5167155003
1
31'1=?==
mm b f 1600'2=(相邻两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3f b '122f h h b b ++=mm 110201501202380=?+?+ 故取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f b =1600mm 。
(1)若采用的是焊接钢筋骨架,则设s a =30mm+=30+?1300=121mm,则截面有效高度0h =1300-121=1179mm 。
(2)判断T 形截面类型:
)2
(;0''
f f
f cd h h h b f -
=)2
150
1179(-
??? mm N ??=
m kN ?=>m kN M .11026=跨中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
由式)2
(0'x
h x b f M f cd u -=可得到:
)2
1179(
x -?=?
解方程得适合解 =x 80mmd=28mm 及规定的30mm ,钢筋间距
n S =180-2?35-2?=>40mm =?28=35mm 。故满足构造要求。
已设计的受拉钢筋中,8
28的面积为4926mm 2,4
22的面积为
1520mm 2,a sd MP f 280=,由图三钢筋布置图可求得s a ,即
mm a s 1191520
4926)
(1520)(4926=++?+?+?+?=
则实际有效高度0h =1300-119=1181mm 。
(1) 判定T 形截面类型
m kN m N h b f f f cd ?=??=??='' m kN m N A f s sd ?=??=+?=)15204926(2806
由于s sd f f cd A f h b f >';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2)求受压区高度x )150(821600
280';
mm h mm b f A f x f f cd s sd =? 又=?==
1181
1806446
0bh A s ρ %>% =ρ,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根据构造要求,梁最底层钢筋2
28通过支座截面,支点截面有效高度为
mm h h 1249)2
6
.3135(0=+-=。
124930030)()(30,3???=?--bh f k cu )550( kN Q kN =>= 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跨中段截面 kN bh f td )(-=????=?-)(
支座截面 kN bh f td )(-=????=?-)(
因)550()140(003-kN Q bh f kN Q j td ===ρ 取2/l p =, 0h =1181mm
支点截面 **********
%,
且小于mm h 6502
1
=和400mm 。
综上所述计算,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的1300mm 范围内,设计箍筋间
距v S =102mm ,;而后至跨中截面统一的箍筋间距v S =150mm ,如图五。
梁跨
中线
图五箍筋布置图(尺寸单位:cm)
设焊接钢筋骨架的架力钢筋(HRB335)为222,钢筋重心至梁受压翼板
上边缘距离'
s
a=60mm。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为45°,弯起钢筋末端与架力钢筋焊接。为了得到每
对弯起钢筋分配的剪力,由各排弯起钢筋的末端折点应落在前一排弯起钢筋起点
的构造规定来得到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计算位置,首先要计算弯起钢筋上、下
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i
h
?。
现拟弯起N1~N5钢筋,将计算的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的
i
h
?以及至支座
中心距离
i
x、分配的剪力计算值
sbi
V、所需的弯起钢筋面积
sbi
A值列入表一。
弯起钢筋计算表表一
弯起点 1 2 3 4 5
i
h
?(mm)
1129 10102 1066 1034 1023
距支座中心距离
i
x(mm)
1129 2227 3293 4327 5330
分配的计算剪力值
sbi
V(kN)
需要的弯筋面积)
(2
mm
A
sbi1389 1218 827 447
可提供的弯筋面积
)
(2
mm
A
sbi
1232
228
1232
228
1232
228
760
222
弯筋与梁轴交点到支座中
心的距离)
('mm
x
c
561 1691 2789 3854
现将表一有关计算举例说明如下。
根据《公路桥规》规定,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对支座而言)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这时,1h ?为
1h ?=1300-[(35+?)+(60++?)]=1129mm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为45°,则第一排弯筋(2N5)的弯起点1距支座中心的距离为1129mm 。弯筋与梁纵轴线交点'1距支座中心距离为1129-[1300/2-(35+?)]=561mm 。 对于第二排弯起钢筋,可得到
2h ?=1300-[(35+?)+(60++)]=101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