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起源及其主要观点
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起源及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Combs)和阿莫德(Amold)等。
马斯洛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和主人。主张学习必须靠内发,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活动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是辅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行决定。
康布斯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教授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要求,使他能在知识、情感和动机三方面均衡开展,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罗杰斯主张学生中心教育,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阿莫德主要研究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2
罗杰斯其人
罗杰斯本是一名心理学家,在60年代以前,一直在某一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从事对儿童的心理治疗,与此同时,他还进行人格理论的研究。他提出的人格自我理论,在心理学的所谓“第三思潮〞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罗杰斯说:“人类有机体有一个中心能源,它是整个有机体而不是其某些局部的功能;也许解释这种能源的最好概念就是一种指向完成、指向实现、指向维持和增长的趋势。〞
罗杰斯主张“人性本善〞,他对人类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人具有为了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开展的需要。罗杰斯上述对人格开展的动力理论,正是他后来提出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出发点。
3
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观
罗杰斯在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的根底上,屡次明确提出了他的有关教育目标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
概括地说,罗杰斯认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开展的人。这种人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地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开展的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4
01
有创造性,每时每刻都对生活有新的经验、新的意义和新的感受,而不应当墨守成规;
02
有建设性,对社会和他人抱建设性态度,适合社会要求,具有现实精神;
03
独立自主,不断发现新东西,吸收新东西,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04
有能力选择行为,有行为责任感.
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观
5
师生关系:平等交流
罗杰斯等人主张,一个好的“促进者〞必须具备四种品质:
①信任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②老实,表里如一,真诚待人,
③尊重他人,重视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意见,
④同情心,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以非条件的积极关注,亦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积极关注学生。
6
学习者是情感主体
人本主义重视学习个体,尊重个人情感需求,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开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或看出它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的时间可以缩短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
----罗杰斯
7
学习者是情感主体
有的人本主义者还认为,决定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的企求、兴趣、本性,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学中需要感情投入,教师应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主动、大胆、愉快等。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焦虑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8
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当自我评价居于首位、他人评价退居第二位时,学习者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就会增强。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作出的,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想而只会开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这种评价方式,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威胁〞,造成一种不健康心理。
罗杰斯说:“自我的构造和体制在受到威胁时,更形僵硬,一旦从威胁下解脱出来,就会缓解这种僵硬状态〞。
9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缺乏
片面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无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者的指导性。
片面强调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认为它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和唯一追求的目标。
哲学根底是以所谓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根底的,这种心理学理论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01
02
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