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76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11 文件大小:7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在人文地理学内部,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
创始人:拉采尔
定义: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特性: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有而自然地理学无)、区域性、综合性。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德国
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阶段:
战后初期,区域学派的观点占上风
20世纪50、60年代,计量地理学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倾向,行为地理学、福利地理学等发展
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苏联的二元论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14-18简单了解)
第二章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理论的核心——文化(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的核心、规范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共同具有”才是文化。)
文化的结构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文化区定义: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形式文化区定义: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定义: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定义: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异国他乡出现,这种感情在一般情况下不表现)。
理解三种文化区的区别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易于接受,如电视机的传播
等级扩散——空间、人群上的等级现象,例如汉语在不同民族及等级中的使用程度。
刺激扩散——改变不能传播的现象使其得以传播。俄罗斯西伯利亚土著人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为生。
迁移扩散(例如:人口迁移把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但需要人口分布集中,数量大,不违背当地文化。)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人—文化系统—环境
人决定环境,同时环境也决定人,二者相互依存。
人文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行为论:将心理学理论的有关成就引入地理学
文化景观论:研究现在的景观,恢复过去的活动过程
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尽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人是积极的一面。
,还由于在这种关系中人的主动性及其欲望和能力的无限膨胀,因此人类目前主动索取外,还需要有目的的去保护自然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掌握其基本内容P50-55)
图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章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人类经历了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在世界人口发展演化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属于古猿、猿人、直立人阶段,大约30万年前,进入早期智人阶段,5万年前进入晚期智人阶段,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成功地驯化了动物并有意识地种植农作物,产生了最初的农业,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由游牧、采集转向定居,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开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使世界人口增长进一步加快。
农业革命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采集狩猎所得的实物有限,以及较高的死亡率使得前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缓慢。——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比以前大幅度增长,当并非是一贯连续的——工业革命使人口死亡率下降,世界人口幅度明显增大。
农业革命之前:
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业
生产活动性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人口增长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动植物)。
人口特征:
(1)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
(2)高出生、高死亡;
(3)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4)人口迁移,扩大范围。如亚洲的蒙古人,沿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形成黄种人的分支,即印地安人、爱斯基摩人
农业社会的人口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