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4章3节-4新生儿颅内出血.ppt

格式:ppt   大小:3,03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章3节-4新生儿颅内出血.ppt

上传人:gyzhluyin 2017/12/11 文件大小:2.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章3节-4新生儿颅内出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临床以颅内压增高、呼吸不规则、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症状为主要特征。
本病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按出血部位,可分为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混合型出血等6种。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 产伤
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如胎头过大、产道过小、产道阻力过大、急产、胎位异常、高位钳产等,导致颅内血管撕裂、出血。以足月儿多见
胎头吸引
臀牵引
急产
机制性损伤
天幕、大脑镰撕裂、脑表浅静脉破裂
硬脑膜下出血
产钳助产
产伤 机械性损伤
胎儿头部
过分受压
胎儿过大
产程延长
胎位不正
(二) 缺氧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缺氧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
(三) 其他
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及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补液渗透压过高、机械通气时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病理机制

(1)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缺氧和酸中毒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
(2)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形成压力被动性脑电流。
体循环压力升高:脑血流量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体循环压力下降:脑血流量减少,产生缺血性改变,缺血坏死区内可有出血灶。
,局部压力不均或头颅在短时间内变形过速引起:
: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脑天幕撕裂:导致硬脑膜下出血。
、枕骨鳞部和颅底骨折:伤及脑神经并伴硬脑膜下出血。
:导致硬脑膜外出血,较少见。
:血液汇集于脑底部可压迫延脑,导致死亡。
:多见于在臀位牵引、产钳分娩和应用面罩加压通气时


血压急剧上升引致脑血流变化:过多搬动婴儿、输注高渗液体或输液过快、频繁吸引和气胸等。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出血程度有关。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多在出生后3天内出现。
早期为兴奋症状,如烦躁、脑性尖叫、惊厥等。
随着病情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如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时减弱或消失等。
常有面色苍白、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眼凝视,瞬目,双瞳孔大小不等或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表现。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不包括硬膜下、脑室内或小脑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膜下腔扩展
蛛网膜下腔(箭头所示)
特点: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类型
病因: 主要为缺氧、酸中毒、产
典型病例: 生后第2天发生惊厥, 但发作间歇表现正常,少数大量出血短期内死亡
预后: 大多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后遗症: 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