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3/9/30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是由【业精于勤】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什么是环境、环境因子、涉及哪些方面?
答:环境既涉及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涉及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涉及自然因素,也涉及社会因素;既涉及非生命体形式,也涉及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环境因子含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涉及生物有机体以外全部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2.什么是生态因子?
答: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答:①不可替代和互补性 ②非等价性 ③综合性

答:阴生植物 也称“阴性植物”。是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但并不是阴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规定越弱越好,而是必须达成阴生植物的赔偿点,植物才干正常生长。阴生植物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地方,或者生于密林内;
阳生植物 也称“阳性植物”。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形态构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强健,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 这类植物规定全日照,并且在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合的状况下,不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阳生植物多生长在旷野、路边。

答:光照是药用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根据药用植物对光照的反映能够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以及耐阴植物。
药用植物的生长受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许多药用植物的休眠、落叶、地下器官的形成及种子萌发等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关。根据药用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映,又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植物。短日照的南方植物在北方生长,营养期将增加,往往要到深秋短日照来临时才干开花,因而易受低温的危害。长日照的北方植物生长在南方的短日照条件下,经常会早熟或因温度不适宜而不能开花。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根据其光周期的特点制订对应的栽培方法。另外,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光照的规定也不同,如黄连的“前期喜阴,后期喜光”,西洋参春季的透光度应比高温的夏季稍大为宜。
6..温度变化规律如何?
答:(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一种地区太阳入射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由纬度决定。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太阳辐射能也大,但由于昼夜长短的差别较小,太阳辐射量在季节分派上较均匀。随着纬度北移(指北半球),太阳辐射能量减少,温度逐步减少。从北极到赤道能够划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南半球的各纬线的全年平均温度要低于北半球的相似纬线。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横跨近50个纬度,直线距离约4000km,南北各地的太阳高度辐射量和热量差别很大,因此,分布于不同纬度的地区,温度的差别也很大。
我洋,南近印度洋,西面和北面都是广阔的大陆。我国气候含有大陆性季节风气候明显和气候复杂多样两大特性。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中国拥有多个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带,这是气候复杂多样性的标志。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m至m。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麓到海岸线,地势下降到海拔500m至1000m为第三阶梯。第四阶梯为中均不到200,。在陆地上,海拔最高的是珠穆朗玛峰,为8848m,海拔最低的是吐鲁番盆地,为-154m。我国是一种多山的国家,阳坡受太阳辐射最大因此温度高,阴坡则相反。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二)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温度在一天之内有一种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温度的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的时候,日出之后气温升高,在13-14时左右达成最高值。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根据一年中气候冷暖、昼夜长短的有节律变化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是春季温暖,昼夜长短相差不大,夏季炎热,昼长夜短,秋季与春季相似,冬季则严寒,昼短夜长。
(三)植物体温度和群落温度
植物体温度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低于环境温度时,植物体吸取大气中热量或太阳的辐射量使体温升高,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时,通过蒸腾作用,使呼吸作用等放出的少量热量。
森林群落在白天和夏季的温度要比空旷地地,但温度变幅小,昼夜及全年的温度变化不大。群落构造越复杂,森林内外温度差别就越明显。

答: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植物的生理活动停止,甚至死亡。低温对药用植物的伤害重要是冷害和冻害。冷害是生长季节内0℃以上的低温对药用植物的伤害。低温使叶绿体超微构造受到损伤,或引发气孔关闭失调,或使酶钝化,最后破坏了光合能力。低温还影响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取,影响植物体内物质转运,影响授粉受精。冻害是指春秋季节里,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到0℃下列(或降至临界温度下列),使茎叶等器官受害。

答:高温障碍是与强烈的阳光和急剧的蒸腾作用相结合而引发的。高温使植物体非正常失水,进而产生原生质的脱水和原生质中蛋白质的凝固。高温不仅减少生长速度,妨碍花粉的正常发育,还会损伤茎叶功效,引发落花落果等。

答:①.形态适应 许多植物形态上有特殊的御热保护构造,如在植物表面上有蜡质、鳞片和绒毛等,能够减少对太阳热辐射的吸取量,减少植物体的温度。
②.生理适应⑴含水量减少 ⑵蒸腾作用旺盛 ⑶反射和放射红外线 ⑷其它
10..沙生植物有哪些适应特性?
答:⑴沙生植物的根和茎都含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和生根能力,因而在风沙埋没或被暴露的时候仍能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在风沙滚滚的条件下,顽强生存。
⑵多数沙生植物根系发达,普通根深和根幅都比株高和株幅大许多倍,水平根(侧根)可向四周八方扩展很远,不含有分层性,而是均匀地扩散生长,避免集中在一处消耗过多沙层水分。
⑶诸多沙生植物含有沙粒黏结成的根套,以保护根免受灼伤和风沙的机械损伤,同时能使根系减少蒸腾作用和避免反渗入失水现象的发生。
⑷为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小或退化,呈针状、鳞片状,甚至无叶,直接以绿色小枝或茎进行光合作用。
⑸许多沙生植物的枝干表面变成白色或灰色,为了抵抗夏天强烈的太阳照射,免于受沙面高温的炙灼。
⑹有诸多植物的萌蘖性强,侧枝韧性大,能耐风沙的攻击和沙埋。
⑺有些植物组织细胞液中积累大量的可溶性盐(造成渗入压提高),从而能够吸取较高盐渍度的潜水或土壤水。
⑻在繁殖方面,大部分沙生植物含有对流动沙子的特殊适应性。

答:
    种群的年纪构成是指一种种群中各年纪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纪构成大致能够分为三种类型(上图):(1)增加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诸多,老年个体极少,这样的种群正处在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纪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在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在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答: 指每一种药用植物的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地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种体的存在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布。
指个体之间的距离要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
之三种分布型中最普通最常见的,这种分布型是药用植物对生境差别发生反映行为的影响。

答: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抱负条件下,种群的增加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种群数量增加普通呈指数增加。
种群增加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加数量,种群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
1. 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散增加模型
其中N0为初始种群数量,t为时间,为种群的年增加率。
2. 世代重叠种群的持续增加模型 其积分式为
其中的定义与世代不相重叠种群增加模型的相似,e=……,r是种群的相瞬时增加率。这个公式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描述持续性变动种群动态的基本模型。这里r代表了种群的瞬时增加率(与密度无关)。如果r>0,种群上升;r=0,种群稳定;r<0,种群下降。
逻辑斯谛方程即微分方程:dN/dt=rN(K-N)/K。当一种物种迁入到一种新生态系统中后,其数量会发生变化。假设该物种的起始数量不大于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则数量会增加。该物种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天敌、食物、空间等资源也局限性(非抱负环境),则增加函数满足逻辑斯谛方程。
?以中国植被和长白山植被为例阐明三向地带性分布的特点?
答 “三向地带性”规律是指纬向性规律、经向性规律、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纬向性规律:是指热量减少,季节变化,光照与温度变化带来的水分变化。 经向性规律:经度变化带来水分的变化。 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海拔、气温、温度根据气候、土壤和植被的不同划分为气候垂直带、土壤垂直带、森林植被垂直带。
长白山植被特点:含有垂直分布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和石山。
《中国植被》将我国植被分为8个分区
(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靠近1400米。年平均温度为-℃——-5℃下列,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持续日均温>10℃之总和)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由于生长素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山地下部为棕色森林土,中上部为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均呈酸性反映。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600米下列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
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重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罗。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尚有桦属植物和越桔,它们也都变成了高山型植物。
这里农业不发达。在平坦谷地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如马铃薯、甘兰、春大麦等。果树有李子、山杏、山荆子以及野生的山果品——牙疙疸等。
(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域涉及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别,可分为下列两个植被带:
-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本区域涉及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沿的山地。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这是我国的珍贵财富。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无霜期长达240——300天,7110℃年积温为4500——7500℃,年平均气温为14——21℃,最热月七月均温为28——29℃,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集中在5——9月,但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特别集中。在这样温湿的气候下,植被重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竹林,在山地上部和石灰岩山地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本区域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亚区域,大致以松潘、泸定、水城、百色一线为界。
(4.)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
这一区域涉及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四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南缘山地和南海诸岛。它是我国热量最充足的地区,全年积温为7500——9000℃或更高,年平均气温为21——℃,一月平均气温为12——20℃,年降雨量为1200——2200毫米。这里的代表性植被是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树木有老茎生花、板状根、气根、滴水叶尖等热带植物形态特性以及大量的藤本植物、纹杀植物、附生植物等热带热带植物生活型特性。按照热量条件和植被特点,本区域可分为两个植被带。
(5.)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涉及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重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数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上有茸毛等。本区域能够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森林摹。
(6.)西北温带荒漠区域
我国荒漠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在200毫米下列,诸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这里的植物普遍含有旱生特性,其旱生形态有:叶片缩小,叶子退化成刺,叶片完全退化,茎、叶被有密集的绒毛,或出现肉质茎和肉质叶等,方便减少水分蒸发或贮集水分。同时这里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有的深达几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这样便能从土层的深度和广度吸取水分。这是在干旱生态环境下植物长久适应演化的成果。我国荒漠区域大致可分为三个带或区。
(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
本区域涉及青海和西藏东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并涉及川西和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高原面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山地都超出5000米,东部边沿的深切河谷可低于4000米。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天气多变而凉爽。年平均气温1——6℃,一月均温-3——-10℃,七月均温10——15℃,年降水量约300——500毫米。植被的特点是草类普遍低矮,叶片缩小,以适应严寒多风的气候。可分两个植被带。
(8).高寒荒漠区域
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下列,有的地方不到20毫米,气候特点是严寒而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左右,但夏季白天气温经常升高到20℃以上。植被是以垫状驼绒黎、藏亚菊、蒿类为主的高寒荒漠

答:Raunkiaer的生活形分类是

答: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因此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含有较宽的叶片,叶上普通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严寒环境的构造。落叶阔叶林是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的重要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构成这种群落的乔木多数为冬季落叶的阳性阔叶树种,林下灌木也是冬季落叶的种类,草本植物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或以种子过冬,因此冬季整个群落处在休眠状态。春季重新长出新叶,群落季相变化非常明显。

(1)光赔偿点: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逐步增加光强,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称为光赔偿点。
(2)光饱和点:光照超出光赔偿点后,随光强的增加光合效率仍继续增加,一旦光强增至某一数值,光合作用达最大值,在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3)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4)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这一现象称为(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5)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6)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察统计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亦称气温日振幅。
(7)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干增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解决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8)物候现象: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
(9)温度三基点: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10)冻害: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0℃下列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11)寒害: 寒害(Chilling Injury)重要指热带、亚热带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间温度不低于0℃时,因气温减少引发作物生理机能障碍,造成减产甚至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12)霜害:霜冻造成的灾害。
(13)季风: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别而形成大范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的风系,含有这种大气环流特性的风称为季风。
(14)焚风: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15)酸性土:土壤pH值不大于7的为酸性土。
(16)碱性土:土壤pH值不不大于7的为碱性土。
(17)盐碱土:盐化或碱化形成的一系列土壤。又称盐渍土,涉及盐土、碱土及多个盐化和碱化土壤。
(18)喜钙植物:就是在钙含量多的地方长得就好的植物。
(19)嫌钙植物:嫌钙植物如果土壤中钙质(特别是碳酸钙)过多则明显妨碍生长发育,而对钙的存在不适应的植物称为嫌钙植物。
(20)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21)异花传粉:雌花和雄花通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输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
(22)种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3)植被: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24)植物群落:植物群落在环境相对均一的地段内,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多个植物种类的组合。
(25)种的丰富度:不同类型斑块数量的测量。每个类型的斑块都是独立的数值。高丰富度表达不同要素的数量大,每个土地覆盖类型的相对丰富度或斑块的空间布局不影响整个土地覆盖类型的丰富度。因此它能够作为斑块多样性的组分维度。
(26)种的饱和度:群落最小面积内所出现的种类的最大数目,或当种-面积曲线趋于稳定时所拥有的种类数目。
(27)单群落:一种物种的群落。
(28)多群落:多个物种的群落。
(29)单优群落:只有一种优势种的群落。普通这个优势种的多度、盖度等数量特性在80%以上。
(30)多优群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的群落。
(31)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运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互相妨碍作用。
(32)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个生物共同运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互相妨碍作用。
(33)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种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有关种群之间的功效关系与作用。
(34)特化: 特的生活环境,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状况。
(35)泛化:和特化相反。
(36)层间层外植物: 森林中的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它们附着或攀缘在直立植株的不同部位,本身不构成一种层次,称为层间植物。
植物在整个群落的垂直空间内都有分布称为层外植物。
(37)盖幕: 群落中的种群由于年纪构造的异龄,不同龄级的个体分别处在不同的层次构造,如森林群落的乔木树种,按其生长型应属乔木层,但其不同龄级的个体则普通同时处在灌木层、草本层或地被层。这种在某一特定时期由于种群年纪构造或个体相对高度的不同而体现的垂直分化称为盖幕。
(38)层片: 普通把植物群落中相似生活型和相似生态生活规定的植物种的组合称为层片。
(39)频度: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比例,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畴内出现的频率,阐明物种在群落分布与否均匀、出现几率的大小。
(40)密度: 密度指物种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反映了生态环境和生长能力。
(41)多度:多度是表达种群中个体数量的多少。
(42)季相:群落在一年中因多个植物的不同物候进程而在不同季节里体现出来的不同外貌。
(43)季相演替: 按照季节变化,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等因素,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的现象叫做季相演替。
(44)裸地: 无植被、无遮蔽,直接暴露的土地。
(45)原生裸地: 原生裸地是指历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亡了(涉及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如冰川的移动等造成的裸地。
(46)次生裸地: 原有植被被破坏,但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或受到极少破坏,甚至还残留原有植被的种子或繁殖体的裸地。
(47)趋同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称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久生活在相似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
(48)趋异适应: 生物对多个不同环境的适应,它能够造成共同的祖先发生分化。
(49)生活型: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所形成的外貌相态。
(50)生态型: 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体现出含有一定构造或功效差别的不同类群。
(51)优势种: 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涉及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各层的优势种能够不止一种种即共优种。
(52)建群种: 在群落中处在优势层的优势种。

最近更新

足球场地租赁合同书范本(2025版) 15页

路面硬化合同书书(2025版) 16页

2025年我的外婆六年级作文(锦集20篇) 20页

车辆买卖的协议书书范本(2025版) 15页

车辆抵押贷款协议书书2025年通用 15页

2025年我的发现周记300字(推荐篇) 17页

软硬件购置政府采购合同书(2025版) 16页

过桥居间合同书范本(2025版) 11页

运输劳务分包合同书范本2025年通用 16页

运输委托合同书协议书书委托承运协议书(2025版.. 16页

返点合同书协议书书2025年通用 14页

通用范文股权转让协议书文档2025年通用 16页

2025年收银员试用期工作总结8篇 22页

采购项目招标代理委托协议书书(2025版) 18页

酒店场地租赁合同书书(2025版) 16页

酒类分销合同书模板2025年通用 14页

采购合同书中英文对照(2025版) 16页

2025年描写蛇的作文推荐6篇 8页

重油采购合同书(2025版) 13页

钢材购销合同书范文(2025版) 13页

钢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书(2025版) 17页

钢结构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文2025年通用 16页

2025年拼娃娃中班教案8篇 15页

2025年押运员心得体会5篇 11页

2025年研判报告分析模板 25页

2024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15页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人类群星闪耀时 1页

忻州市征收集体土地上青苗补偿标准汇总表 6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并发感染的规范诊疗.. 30页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