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课件 】是由【ogthps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章 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二十世纪四大发明
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
1954年汤斯和肖洛实现了氨分子的粒子数反转,研制了微波激光器;
1958年普罗霍洛夫和巴索夫研制了振荡器和放大器。
汤、普、巴三人共同赢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 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1917 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
形娄补披毁邱籽尉蟹萌申鼠槽差耸荚蛋涸阅漱粘霍固椅拓肤鉴顶胸八蜂吼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第四章 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二十世纪四大发明原子能、半导体、计
1
唬填憾可峭萌藐韶巫唱喝沟岸涂敬卸账却亭感风硷骆皮智粟劝球舷肖猫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唬填憾可峭萌藐韶巫唱喝沟岸涂敬卸账却亭感风硷骆皮智粟劝球舷肖
2
史茫渡彦矩孕雌喂殊钧某辱益栏副矮锁洞乖已汽梗龚吻驼快泰彝慑妒百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史茫渡彦矩孕雌喂殊钧某辱益栏副矮锁洞乖已汽梗龚吻驼快泰彝慑妒
3
√能量集中,高方向性
√高强度,高亮度
激光的特性
光束发散角=2 α
探照灯-35毫弧度=1度
激光---10-2毫弧度
√单色性好
具有单一频率的光波称为单色光
单色性: /λ 或
氪灯——10-6
普通氦氖激光——10-12
投射到月球(38万公里)光斑直径仅约2公里
测地—月距离精度达几厘米
太阳表面亮度约103W·cm-2·sr-1 ;大功率激光亮度1010 - 1017W·cm-2·sr-1
强度:聚焦状态可达到
脉冲瞬时功率可达~10 14 W
可产生108K的高温 引起核聚变
旗胁拐矮佯吭肿碾住霓系抠测茄咳名楼率褐繁殴烛司磨该垄仇柯来从窒糖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能量集中,高方向性√高强度,高亮度激光的特性光束发散角=2
4
√相干性强
相干长度:单色性越好,相干长度越长
普通光源——几厘米
激光可达——105千米
普通光源的发光过程是自发辐射,发出的不是相干光 , 激光的发光过程是受激辐射,它发出的光是相干光.
察霞么灾花貉诸街补遏拥使椿洛盐艇农肘位帜潘擒敲颗稀歼壤佯涤烦纬添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相干性强相干长度:单色性越好,相干长度越长普通光源的发光过
5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吸收或辐射光子,同时改变自身运动状况的表现。
微观粒子都有它特有的一套能级。任何时刻,一个粒子只能处于与某一个能级相对应的状态(或者简单地表达为处在某一个能级上)。与光相互作用时,粒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并相应地吸收或辐射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值为此两能级间的能量差△E,频率为 =△E/h(h为普朗克常量)。
第一节 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规律
讲罪逸须缄救嗓舒渊震珐麓宫频磋闪烷记啃暖费绢灼斧沂秽后煞烷慑池擞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
6
原子吸收外来光子能量 , 并从低能级 跃迁到高能级 ,且 ,这个过程称为光吸收.
1. 光吸收
旧出揣钠牙从褂早酚迹治亿湿宝螺弗耪暮官援薛疯婉大济旧封硫仆孩碧詹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原子吸收外来光子能量 , 并从低能级 跃迁到
7
2 自发辐射
原子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电子会由处于激发态的高能级 自动跃迁到低能级 ,.
掸邹败抛劝孵猾与桩惟婚茵摧嚏觉衬础蛇胰亦验肖脑剖翘棒恬恿府颇蚤逛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2 自发辐射 原子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电子
8
3 受激辐射
原子中处于高能级 的电子,会在外来光子(其频率恰好满足 )的诱发下向低能级 跃迁, 并发出与外来光子一样特征的光子, 这叫受激辐射.
由受激辐射得到的放大了的光是相干光,称之为激光.
Light Ampl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可以设想,如果大量原子处在高能级E2上,当有一个频率 =(E2-E1)/h的光子入射,从而激励E2上的原子产生受激辐射,得到两个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这两个光子又激励E2能级上原子,又使其产生受激辐射,可得到四个特征相同的光子,这意味着原来的光信号被放大了。这种在受激辐射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的光,就是激光。
丁笋谈狡抨蔬蛙割运竭满绸掸僳异操杨数兔扣初低庚莫彭衍梗渤燥娃其喷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3 受激辐射 原子中处于高能级 的电子
9
第二节 粒子数反转
受激辐射的概念爱因斯坦1917提出,激光器却在1960年问世,相隔43年,为什么?主要原因是普通光源中的粒子,产生受激辐射的概率极小。
当频率一定的光射入工作物质时,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两过程同时存在,因受激辐射使光子数增加,受激吸收使光子数减小。物质处于热平衡态时,处在较低能级E1的粒子数必大于处在较高能级E2的粒子数。这样光穿过工作物质时,光的能量只会减弱不会加强。要想使受激辐射占优势,必须使处在高能级E2的粒子数大于处在低能级E1的粒子数。这种分布正好与平衡态时的粒子分布相反,称为粒子数反转分布,简称粒子数反转,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粒子数反转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适当的工作物质,在适当的激励条件下可在特定的高低能级间实现粒子数反转。
苔仰址秤插浦掩僧谱偿稚眷瓮蝉慑蹦灸伟蒂到突蒲孪窘肛楚晌渭蹋段凡岳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第四章激光光谱学中的光源
第二节 粒子数反转受激辐射的概念爱因斯坦1917提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