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斗式提升机安装注意事项.doc

格式:doc   大小:27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斗式提升机安装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12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斗式提升机安装注意事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斗式提升机现场制作的规定
1 总则
为了提高输送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水平,促进技术的进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垂直斗式提升机的施工及验收。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TD型,TH型,TB型垂直斗式提升机(以下简称提升机)。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
GB/T 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 13306—1991 标牌
GB/T 13384—1992 机电产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1999 垂直斗式提升机形式与基本参数
MT/T 36—1980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2 基本规定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设计文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2 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设备装箱清单相符,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
3 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腐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4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预装检查记录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设备就位前,应按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基础、支撑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并应将其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轨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的钢轨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固定轨道用的压板、螺栓等紧固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并应与轨道密切贴合、切实锁紧
3 轨道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mm。
4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行走部分前、后两行走轮间的距离。
5 轨道的街头间隙不应大于2mm,,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
6 轨道的允许偏差为±2mm。
7 轨道直线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全长不应大于15mm。
8 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轨顶的相对标高,,轨道弯曲部分的偏差方向应向曲率中心一侧降低。
轨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mm)
轨道
≤500
>500
允许偏差
±1
±2
组装驱动链轮和拉紧链轮时,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链轮横向中心线和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片差不应大于2mm.
2 两链轮轴线应平行,且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大应大于1/1000.
3 .
组装履带式驱动装置时,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mm。
2 链轮轴线至轨道面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1mm。
3 链轮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1000。
4 。
5 两履带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为±2mm。
6 履带轨道的纵向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7 两履带轨道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
8 两履带轨道中心线与两链轮横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mm。
托辊、滚轮和棍子组装后,其运转均应灵活。
输送设备试运转前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润滑点和减速器内所加润滑剂的牌号和数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输送设备的输送沿线及通道应无影响试运转的障碍物。
3 所有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4 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应经模拟或者操作检验,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确、可靠。
5 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出轴至少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运转方向一致。
输送设备试运转的程序应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机,由单机至全输送线;且应先手动后机动,从低速至高速,由空负荷逐渐增加负荷至额定负荷按步骤进行。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驱动装置运行应平稳。
2 链条传动的链轮和链条应啮合良好、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
3 所有滚轮和行走轮在轨道上应接触良好、运行平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