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嵘研胃蛋白酶原.docx

格式:docx   大小:10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嵘研胃蛋白酶原.docx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12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嵘研胃蛋白酶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品推介] 胃蛋白酶原——胃病的“监测雷达”
胃蛋白酶原常识——查肝病需测谷丙转氨酶,查胃病要测胃蛋白酶原
 
?
 
    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部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I和 PGII两种亚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
 
    随着胃病的发展,血清中PGI先升高再降低、 PGII升高后维持较高水平(如图),这样PGI 、PGII、 PGI/PGII比值的异常会提示不同的胃病,所以PG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初筛选指标和治疗的监控指标。
 
    ① PG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的初筛选指标在常规体检中每个人做胃镜是不现实的,可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病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研究发现,在常规体检中大约有15%左右的人的血清P***平异常,而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其中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PGI及PGI/PGII比值明显降低的高危人群的胃癌发生率一般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
 
    ②PG的临床意义——胃部疾病治疗的监控指标
 
    幽门螺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Hp感染与血清P***平间存在相关性,Hp感染者血清PG值高于非感染者(尤其是PGII,除菌后则显著下降)。血清PGI/PGII比值反映了除菌治疗后较早期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Hp除菌效果评价的指标。
 
    消化性溃疡初发、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初发患者PGI升高明显,复发者PGII升高明显;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患者的PGI、PGII均显著升高,治愈后 PGI、PGII恢复正常。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血清PGI、PGII含量作为随访指标,可为胃癌复发提供重要线索,胃癌切除术后PGI、PGII明显降低,复发者的PGI、 PGII升高。
 
   ?
 
    可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胃病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进行确诊。
 
    ?
 
    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如下:Hp感染或其他原因→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如果能尽早的阻止此进程,则得胃癌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而此进程常伴随着PG值的变化,有报道在确诊胃癌患者中1/3在几年前的血清PG值已不正常。所以定期检测PG并积极干预治疗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
 
    ?
 
    PG检测在日本和欧洲应用非常普及,日本在老年法的指导下利用血清PG进行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90%,而目前我国的胃癌早诊率低于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