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2/13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第1
从1999年开始,财政部每年组织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对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会计报表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已被审计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与我国加入WTO、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根据我们检查的实际体会,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根源。一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后,由于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产权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问题依然存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国有产权代表,虽然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明确为国有资产(本)的投资主体,履行资产所有者职能,但它们仍只是国有产权代表外在形式上的更替,各类国有产权背后仍然缺少所有者的真正严格监督和硬性约束,国有资产所有者在实质上依然“虚置”。在没有严格的所有者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国有产权代表难以严格履行国有资产的经管和受托责任,更不会关注会计信息质量。还有些国有产权代表,关注的往往是政绩、声誉,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主要基于个人的利益目标,于是便产生了主管部门给企业下达不切实际的产值、利润指标,而企业为完成任务不惜做假账的情况。二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几乎全由政府直接任命和委派。董事会不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意味着其成员可以不向全体股东负责,不受股东的牵制。同样,经理人员不由董事会在经理市场中选聘,而由政府或主管部门任命,意味着他可以不向董事会负责,不受董事会的牵制。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督约束无效力,投资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当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经理人员的利益偏好时,会计便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企业正确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而是成了经理甚至政府或主管部门直接或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于是出现会计舞弊、人为调节成本、利润及合谋进行虚假会计陈述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2、会计制度不完善使会计舞弊有机可乘。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双方愿意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则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业务不断出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使得会计准则制定与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
“时差”。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客观上为会计舞弊提供了空间。“琼民源”事件的教训导致了中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产生,便是典型的例证。
3、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违规做假的重要原因。首先是政府管企业的错位机制仍然盛行。政府的行为规则远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要求,很多地方政府还是直接管理企业,结果往往使企业领导“随着政府转”。有的地方政府还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的管理,而企业领导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完不成任务就假造利润。这样一来,会计变成魔术,制度化为乌有,报表岂能不假?其次,政绩偏好让许多地方部门倾力对劣质企业业绩包装、招股上市,以达到谋求局部利益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掺杂政府行为、表现群体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