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川区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文本.doc

格式:doc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川区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文本.doc

上传人:静雨蓝梦 2015/4/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川区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文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川区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 1
第三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3
第五章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4
第六章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
第八章 镇域市政设施规划 6
第九章 综合防灾规划 7
第十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7
第十一章 镇区性质与规模 8
第十二章 镇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8
第十三章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11
第十四章 镇区市政设施规划 11
第十五章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3
第十六章 镇区风貌景观规划 14
第十七章 规划区空间管制划分及控制色线分类 15
第十八章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16
第十九章 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18
第二十章 镇区消防规划 19
第二十一章 镇区分期建设规划 21
第二十二章 规划实施建议及管理措施 21
第二十三章 附则 21
附表一:村庄规划表 23
附表二:中心村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23
附表三:一般村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23
附表四: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23
附表五:镇区规划2020年土地利用汇总表 24
附表六:镇区规划2050年土地利用汇总表 24
总则
为加快三教镇镇区城镇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布局,充分发挥各村镇的职能,统筹安排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有效引导三教镇区的发展建设,特对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三教镇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是三教镇域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镇域和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
3.《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3第116号)
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管理规定》
6.《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渝建[2005]158号)
7.《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局)
8. 《永川区“十一五”规划》
9.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10.《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11.《永川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12.《三教镇总体规划》(2003—2020)》
规划原则

建立区域观点,深化区域经济分析,体现规划服务于经济建设宗旨;

遵循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原则,基础设施共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综合考虑大量现状条件和制约因素,使规划可操作性与超前性达到统一。
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含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两个部分,规划范围包括镇域和镇区规划区、镇区建设区两个部分:
镇域:是指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建设区范围:。
规划期限
根据《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结合三教镇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确定此次规划的年限为2009—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其中:近期为:2009—2015;
远期为:2016—2020。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以铸锻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延长产业链,完善配套设施,把三教镇建设成为永川区北部的现代工业名镇。
(2)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不断提高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建设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新城乡。
(3)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为技改方向,建设高效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统筹协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以发展工业经济为核心,推动以工促农、以工促城、以工促商,引导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优二强一进三、三产联动”。
积极推进散户农民向村庄集中、土地向规模化集中,推进农林业产业化进程,拉长农林业产业链条,在解决农民“安居”的同时,实现“乐业”。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加强城镇对周边乡村的技术辐射,强化城镇的服务功能、市场功能和设施功能。
城镇化方针
应着力建设以集镇为核心,包括工业园区的镇区建设区,择优培育中心村,通过引导和培育重点镇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