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又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二型,其中以单纯性肾病多见。继发性肾病是指在诊断明确的原发病基础上出现肾病表现。先天性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新生儿或生后3个月内起病,病情严重,多致死亡。小儿时期绝大多数为原发性肾病,故本节重点介绍原发性肾病。
一、病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于肾脏本身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性肾炎等疾病过程中发生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很多,常见为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感染及药物引起。小儿多见原发性肾病,又以单纯型肾病为主。
有四大临床特点:
,大量血浆蛋白漏出,远远超过近曲小管的回收能力,形成大量蛋白尿。
,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脂蛋白合成亦随之增加,导致高脂血症。
,水分外渗。另外,部分水肿病人循环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钠潴留加重,产生水肿。
二、临床表现
~7岁。男女之比为2:!“
(1)全身有可凹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为明显,常有腹水,一般全身状况尚好,无高血压。
(2)尿少,尿蛋白多为+++~++++,定量>/()。尿镜检偶有少量红细胞。
(3)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30g/L),血清蛋白电泳示白蛋白比例减少,à及?球蛋白比例增高,r球蛋白降低。血胆固醇明显增高(>5. 7mmol/L),血清补体正常。
(4)肾功能一般正常,浮肿期明显少尿时,可有暂时性轻度氮质血症。
,临床特点如下:
(l)发病年龄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水肿一般不严重。
(2)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常有发作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血尿。
(3)血清补体可降低,可有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多为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期及生后三个月内发病,表现与单纯肾病相似。
4. 并发症
(1)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2)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3)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