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丝绸文化
历代丝绸
(魏晋南北朝丝绸—多元互动,乱世风华)
秦汉丝绸
公元2世纪后期,随着董卓之乱的暴发,曾经强盛一时的汉帝遭受重创,中央王朝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分治,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近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序幕。
魏晋南北朝丝绸
这一时期草原游牧民族大规模挥戈南下,与中原军阀共同抢夺土地,财富与权力,北方出现了十六国割据的局面。北魏拓跋氏兴起,一度统一了北方,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并各自被北齐与北周取代。在南方,则有东晋、宋、梁、陈诸王朝的更迭,加上之前的东吴,史称“六朝”。
这一时期的丝绸生产在空前的乱世中艰难发展,政局的剧变导致在汉代定于一尊的儒学式微,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互相激荡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此同时,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大规模的兴起,对中国丝绸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丝绸大多出自新疆地区。这一时期的丝绸图案最具异域特色,让人感受到波斯、印度、粟特等多元文化的影响。
南朝几乎没有丝绸实物保存下来,但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与相对平静的社会环境使得南方的丝绸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蚕桑生产技术也由这一时期传入西方。
因此,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乱世,但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的激荡却使这一时期的丝绸有着决然不同于秦汉的奇异风采。
一、丝织业的地理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中原地区、川蜀地区、江南地区。
1 中原地区,在东汉末年的大乱中,曹操最终控制了北方。山东、河南、河北是北方丝绸的主要产区。由于三国对峙,需要大批的粮食、衣物以供军需,因此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农业与丝绸生产。
马钧
三国时陕西扶风人,我国古代著名机械家、发明家,曾对绫机作过重要改革。经过马钧改革后的绫机,只需用十二根踏杆即可控制五十到六十片综,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西晋代曹魏而立,灭蜀与吴,国家重新得到统一,也曾一度出现了“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的繁荣景象,丝绸生产有了稳定的发展。
襄邑的锦、朝歌的罗绮、房子的绵纩、清河的缣等都是华北有名的特产。
公元3世纪末,西晋统治集团内部暴发了争权夺利的战争,历时16年,这一过程人民朝不保夕,谈何发展丝绸。
直到公元439年,才由北魏拓跋氏收拾山河,重新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