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起县教育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起县教育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13 2015/4/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起县教育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起县教育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吴起县教育局
2012年12月26日
目录
一、序言 5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8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工作方针 8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10
(三)战略目标 10
(四)战略主题 13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15
第三章学前教育 15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15
(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5
(七)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 16
(八)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16
第四章义务教育
(九)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18
(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
(十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19
(十二)扩大城区学校布点 20
(十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
(十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20
第五章高中教育 22
(十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2
(十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23
(十七)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 23
第六章职业教育 25
(十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5
(十九)落实职业教育投入 26
(二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6
(二十一)建设职业教育特色 26
(二十二)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27
第七章特殊教育 29
(二十三)切实办好特殊教育 29
(二十四)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29
(二十五)构建特殊教育体系 29
(二十六)促进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 30
第八章民办教育 31
(二十七)支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 31
(二十八)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机构 31
(二十九)建立民办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机制 31
第九章继续教育 32
(三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33
(三十一)提高继续教育办学条件 33
(三十二)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保障体系 33
(三十三)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34
(三十四)实施社会培训促进工程 34
第三部分改革创新 35
第十章培养体制改革 35
(三十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35
(三十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6
(三十七)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37
(三十八)完善发展性评价机制 37
第十一章课堂教学改革 37
(三十九)更新教学观念 37
(四十)创新教学方法 37
(四十一)设计多元教学组织形式 38
第十二章管理制度创新 38
(四十二)建立学校现代制度 38
(四十三)完善教师交流制度 39
(四十四)完善学校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度 39
(四十五)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39
(四十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39
第十三章培训机制创新 40
(四十七)完善政府、学校和高校合作机制 40
(四十八)推动教师培训制度建设 40
(四十九)建立教师学****共同体制度 41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43
第十四章保障经费投入,健全经费监管 43
(五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五十一)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3
(五十二)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44
第十五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师资保障 44
(五十三)加强师德建设 44
(五十四)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45
(五十五)完善教师轮岗制度 45
(五十六)改善教师待遇 45
第十六章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提供优质远程教育资源 46
(五十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6
(五十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46
(五十九)提供优质远程继续教育资源 46
(六十)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47
第十七章深化法治建设,强化依法治教 47
(六十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47
(六十二)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47
(六十)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48
第十八章加强组织协调,创造和谐环境 48
(六十四)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48
(六十五)增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能力 48
(六十六)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49
(六十七)强化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49
为实现“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的发展目标,促进吴起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吴起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吴起公民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延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吴起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序言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对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发挥着重大且关键性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县必强教,强县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吴起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人民幸福生活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