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文档名称:

DIC-八年制.ppt

格式:ppt   大小:6,226KB   页数:9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IC-八年制.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7/12/15 文件大小:6.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IC-八年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教研室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第一节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一) 概念
出血时间: 正常1~3 min
*(二) 基本过程
3. 血液凝固形成牢固止血栓
1. 受损血管收缩
2.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TXA2
血管损伤
内皮下胶原暴露
血管收缩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止血栓
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
凝血系统激活
纤维蛋白形成
(初步止血)
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即血凝。
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瀑布效应
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
解激活的过程,又称凝血瀑布反应。
凝血过程可由两条途径启动:
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因子
二十多种凝血因子(常以F表示)构成,如I(纤维蛋白原,Fbg) 、Ⅱ(凝血酶原) 、Ⅲ(组织因子,TF) 、Ⅳ(Ca2+)、Ⅴ、Ⅶ、Ⅷ、Ⅸ、Ⅹ、Ⅺ、Ⅻ、ⅩⅢ。
除因子Ⅲ外, 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除因子Ⅳ外, 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起酶促作用的FⅡ、Ⅶ、Ⅸ、Ⅹ、Ⅺ、Ⅻ、ⅩⅢ,都是丝氨酸蛋白酶。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
FⅢ(组织因子,TF)来自组织,血管外层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细胞可恒定表达,以备止血;与血浆直接接触的细胞不表达。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胞外
结构域为Ⅶa/ Ⅶ受体。
凝血系统的激活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阶段
凝血酶形成阶段
纤维蛋白形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