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概要:
描述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层次主要由言语层面、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构成。文学形象塑造的理想形态有三大类:
一是文学典型;
二是文学意境;
三是文学意象。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1、文本(本文)概念
2、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的文本层次说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不同:文学作品是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意义的语言产品;文学本文是指有待于读者阅读并赋予意义的语言产品。
区分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意义:1、破除作者决定论和单一意义论;2、突出文学的基本语言特性;3、倡导在语言系统基础上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阅读。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一)中国“言、象、意”三要素: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王弼《周易略例》
(二)西方英加登(R..Ingarden) 的文本层次描述:
1、声音层:字音及高一级的语音组合;
2、意义单元层:由字音及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层次;
3、图式层:多重图式化面貌(schematized aspects),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大略图影,包含若干“未定点”(spots of indeterminacy);
4、再现客体(represented objects):再现客体层及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5、行而上质层:指文本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某些精神内涵。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语言层面
(二)文学形象层面
(三)文学意蕴层面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文学言语层:
指文学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文学言语的基本特点
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
内指性
心理蕴含性
阻拒性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文学言语的心理蕴含性
人类语言具有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中蕴涵的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必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涵。
普通语言和科学语言强调指称功能。文学言语强调表现功能,其中充满的主体赋予的感觉和情调。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