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文言虚词复习指导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215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虚词复习指导幻灯片.ppt

上传人:gyzhluyin 2017/12/16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虚词复习指导幻灯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纵观近年各地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三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文言虚词的考查角度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5个:之、其、何、以、于、为、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
考点梳理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
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
一、复****之”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瞑。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动词,去,到)
(代词,代扶苏)
(代词,这件事)
(助词,的)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典型例题
,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二、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