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然地理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7
一、地理学的结构体系 7
二、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7
1、综合性 7
2、区域性 8
教学重点: 8
教学难点: 8
第三章岩石圈系统 8
第一节地球的构造(36学时不讲) 8
第二节 岩石类型 9
第三节 地质构造及其地貌表现 10
第四节 板块构造 14
第五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16
第五章大气圈系统 18
第一节 大气的能量基础 18
第二节 大气的运动 20
第三节 降水类型及全球降水分布 24
第四节 天气系统(36学时不讲) 25
第五节 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类型 25
第六节气候类型 26
第八节局地小气候(36学时不讲) 30
第六章水圈系统 31
第一节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31
第三节 河流 36
第四节湖泊与沼泽(36学时不讲) 37
第五节冰川(36学时不讲) 37
第六节地下水(36学时不讲) 37
第七章土壤圈系统 38
第一节土壤圈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特性 38
第二节 土壤形成和演化的机理 41
第三节 土壤的类型和分布 44
第四节土壤资源(36学时不讲) 47
第八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49
第一节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 49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0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54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55
第一章绪论
一、地理学的结构体系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地貌学
气候学
水文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地质学
世界自然地理学
中国自然地理学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
人文地理学:
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二、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1、综合性
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
多种要素: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地理环境五大要素: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
2、区域性
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又有区域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地理学的结构体系 2、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第三章岩石圈系统
第一节地球的构造(36学时不讲)
一、地球的内部构造
1、地壳2、地幔3、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构造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三、总结
地球构造总体特征:同心球状圈层结构
岩石类型
补充:元素和矿物
地壳的元素组成:
地壳中含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部分元素,而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
矿物组成:
组成岩石主要成份的矿物,称造岩矿物,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8种:
矿物名称
形状
颜色
条痕
光泽
硬度
解理和断口
石英
六方柱锥状晶体
无或各种颜色
无色
玻璃
7
贝壳状断口
长石
柱状厚板状晶体
白、肉红
无色
玻璃
6
完全解理
云母
片状
白、黑
无色
玻璃
2~3
极完全解理
方解石
菱面体晶体
白
白
玻璃
3
完全解理
普通辉石
短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
绿玻璃
5~6
中等解理
普通角闪石
长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绿
玻璃
5~6
完全解理
黄铁矿
立方体晶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淡黄铜色
黑带微绿
金属
6~
无解理
黄铜矿
晶体少见,常见致密块状或散粒状
铜黄色
黑带微绿
金属
3~4
无解理
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
一、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特征:
1、层理
沉积岩最典型的构造特征是具有层理;由于矿物成分、结构或颜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成层性。
2、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二、岩浆岩
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1、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形成的岩石。
特征:
(1)流纹构造和绳状构造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急剧冷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