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免疫规划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503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疫规划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幻灯片.ppt

上传人:yixingmaoh 2017/12/16 文件大小:5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疫规划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幻灯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型疫苗发展趋势和联合应用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施素洁
主要内容
一、机构人员及职责
二、疫苗的使用与管理
三、冷链系统管理
四、预防接种服务
五、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一、机构、人员及职责(1)
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免疫规划中心。
县级以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负责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科(所、室)。
乡镇、社区防保组织
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依据其职责设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单位
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 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
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
村医生;
-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
防接种门诊。
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并按
照预防接种工件规范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承
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一、机构、人员及职责(2)
人员
-接种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接种单位职责
1、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2、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
3、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
4、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
5、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6、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7、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二、疫苗使用管理(1)
疫苗分类: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将疫苗分为两类。
类别适用范围费用承担
第一类 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政府
的疫苗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
第二类 公民自愿且自费受种者或
监护人
儿童免疫程序1
(1)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2)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大于等于28天。
(3)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对已知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倡新生儿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
(4)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5)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3、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6)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4、5月龄和18月龄~24月龄各接种1剂次;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儿童免疫程序2
(7)含麻疹成份疫苗(麻腮风、麻风、麻腮、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
(8)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月龄~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多糖流脑疫苗。
(9)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0)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