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详解http传输协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1,10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详解http传输协议.docx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17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详解http传输协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何为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所谓协议,就是指双方遵循的规范。http协议,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规范。我们在看空间,刷微博...都是在使用http协议,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应用。
笔者一直听说http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而且是基于TCP/IP协议的。这个不难理解,如果你上大学时候学过“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就一定知道OSI七层参考协议(我当时是死记硬背的)。如果你接触过socket网络编程,就应该明白TCP和UDP这两种使用广泛的通信协议(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等等,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如图:
既然TCP/UDP是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那为啥有多出个http协议来呢?
笔者曾自己动手写过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处理软件,根据我的推断(不一定准确)。UDP协议具有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显然这很难满足web应用的需要。
而TCP协议是基于连接和三次握手的,虽然具有可靠性,但仍具有一定的缺陷。但试想一下,普通的C/S架构软件,顶多上千个Client同时连接,而B/S架构的网站,十万人同时在线也是很平常的事儿。如果十万个客户端和服务器一直保持连接状态,那服务器如何满足承载呢?
这就衍生出了http协议。基于TCP的可靠性连接。通俗点说,就是在请求之后,服务器端立即关闭连接、释放资源。这样既保证了资源可用,也吸取了TCP的可靠性的优点。
正因为这点,所以大家通常说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也就是“服务器不知道你客户端干了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性能考虑的。以至于后来有了session之类的玩意。

实战准备工作:
在监视网络方面,windows平台上有一款叫做Sniffer的优秀软件,这也是很多“黑客”经常使用的嗅探工具。在研究
http协议时,推荐大家使用一款
叫作httpwatch的工具。(遗憾的是,该工具是收费的。该咋办就咋办,你懂的)。安装完成后,可以在IE浏览器的tools中直接打开(目前也支持firefox)。如图所示:
点击Record,就可以开始监视并记录http消息了。stop、Clear等等按钮的功能,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拿实例来说话,,能够清晰的看到http报文消息的详细信息,如图:
学****http协议,主要需要了解http的请求和响应(当然,还有get、post等请求方式,状态码、URI、MIME等)
首先看看http请求消息(就是浏览器丢给服务器的):
一个http请求代表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消息,包含一个请求行,若干个消息头(请求头),换行,实体内容
请求行:描述客户端的请求方式、请求资源的名称、http协议的版本号。例如: GET/BOOK/ HTTP/
请求头(消息头)包含(客户机请求的服务器主机名,客户机的环境信息等):
Accep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类型(例如:Accept:text/html,image/*)
Accept-Charse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采用的编码格式
Accept-Encoding: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
Accep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