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读《空谷幽兰》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65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空谷幽兰》有感.doc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17 文件大小:6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空谷幽兰》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空谷幽兰》有感
第一次听说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这本书是今年8月接闫学老师来我校做报告的那天晚上,说到该书,闫学老师大谈想不到。之后,我也没刻意去找这本书。前天到书店,赫然在列,毫不犹豫拿下。昨天看完手头的《尚书》和林徽因的诗文集,接着就读。昨晚正值合肥今年最大的一场雪,外面零下五度,我看书****惯抽烟,不开空调,还开着窗子,一口气,一包烟,一壶茶,一本书。
比尔·波特是美国人,号赤松居士,留有长长且浓密的大胡子,很像中国的修道之人。而更有趣的是,这个美国人长时间生活在香港以及台湾,每天在寺庙内暮鼓晨钟,由于每天耳濡目染于中国文化之下,所以开始对中国的隐士感兴趣,作者想告诉所有西方人中国的隐士还是执着的存在在那里,并且存在的很有活力。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叹。
全书文笔相当优美,比尔·波特写得好,明洁翻译得也好。该书引经据典,很难看出作者是一个外国人。赤松居士以一颗博大包容之心,钟爱着中国文化,叫人钦佩,而他执着于寻觅深层中国文化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更令人感动。全书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由随性,又极富感染力。对于历史传说和各种史籍的引用,充分显示出作者本人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作为一个西方人,他的叙述带领我们从全新的角度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字里行间也透露出的美国式幽默。书中穿插了数十幅风景优美的摄影作品,这都是作者的好友、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空谷幽兰》,英文原名为《Road to Heaven》,直译之就是“通天之路”,其实就是隐士的生活方式与目的,为了摆脱世俗的烦恼,隐居避世。“空谷”,那是他们居住的地方,空阔灵动、静谧自然;
“幽兰”,这是他们的品格,如君子般,淡雅而不乏味,平实中透出一种超然的气质。
“自古以来,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书中描述了他寻访中国隐士的过程。作者认为隐士有一种解脱自在的精神,是保持心灵而不是身体远离尘嚣。解脱自在不是空,而是一种执着,隐士在精神上是有追求的,而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
书中记载一个老和尚的话:“中国当然还有隐士,但是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否则你就找不到。”隐士一词正如书中引用《后汉书》所下的定义:“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噪,或疵物以激其清。”隐者自身的这种神秘感与逍遥飘渺,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灵动之美。隐士的组成多为宗教人士,也有少量学者。道教讲究无为与天人合一,他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自身的清静,“我命在我而不在天”,通过修行养气延寿,仙家自飘渺,道教在隐居方面无疑是最具开创性与代表性的;佛教则追求着禅的那份境界,便是自从出生以来的“真我”,通过修行,摒除妄念,重新认识一切,有点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意思;而学者们隐居的目的就比较多了,古有陶渊明仕途不顺,便寄情山水,也有功利的,如诸葛亮,当然也有完全消极避世的。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隐士通过冷却自己的热情、放弃自己的贪欲、追求简朴生活的快乐而改造自己。这些隐士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