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1、什么是地震………………………………………………………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3、地震名词………………………………………………
4、什么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5、什么是地震波………………………
6、什么是地方震、近震、远震………………………
7、什么是地震序列
8、地震序列的类型
9、什么是地震震级
10、什么是地震烈度
11、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12、全球主要地震带
13、板块构造与地震………………………………………………
14、我国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15、广东省地处我国哪个地震带上
16、什么是活动断层
17、为什么在城市建设和重要工程设施建设中要避开活动断层
18、地震监测主要有哪些方法
19、我区的地震监测台站
20、地震主要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
21、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不能从事下列活动
22、什么是地震预报
23、国家对地震预报发布的规定
24、单位和个人对地震预报所负责任及义务
25、怎样识别、对待地震预报谣言
26、为什么说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
27、什么是地震微观前兆
28、什么是地震宏观前兆
29、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
30、地震灾害的分类
31、什么是堰塞湖
32、地震造成灾害程度与什么有关
33、破坏性地震和灾害性地震
34、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
35、
36、广东省部分历史地震灾害
37、建国以来汕尾、海丰地震灾害
38、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的伤害
39、防震减灾的内容包括那些
40、6级左右地震造成的破坏
41、为什么震前防御是综合防御的关键
42、提高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应注意哪些方面
43、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44、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45、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46、怎样建房才有利于抗御地震
47、如何加固已建房屋
48、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
49、平时应做哪些防震准备
50、政府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应做哪些防震准备
51、大震的预警时间
52、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53、避震时把握什么原则
54、地震应急时应注意的事项
55、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56、家住楼房怎么避震
57、地震时在学校怎样避震
58、在室外如何避震
59、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60、驾车、乘车时如何避震
61、在野外如何避震
62、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63、如何防范强余震
64、地震后被埋压怎么办
65、地震脱险后应当怎么做
66、解救被埋压人员的一些方法
67、震后露宿应注意什么
68、搭建防震棚要注意什么
69、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就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地球内部介质突然破裂、爆炸等产生的振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约有5万次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左右;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左右;8级以上大地震每年发生1—2次。
地震按照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属于天然地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如核爆炸、化学爆炸和机械振动等人类军事活动、生产活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岩层快速错动和破裂所造成的地震。此类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因此,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塌陷地震:由局部地层的突然塌陷,猛烈冲撞岩石层造成的地震。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和油田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就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就是地震。
3、地震名词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从震源向上垂直对应地面上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地面任何一点的距离。
极震区:地面上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其中心称宏观震中。
4、什么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多为浅源地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