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棉医院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目录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职责
二、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附《大量用血审批表》)
三、输血前告知制度
四、输血核对制度
五、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六、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附《临床用血评价表》)
七、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八、实施储存式自身输血的规定
九、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
(输血传染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方案
十、临床输血应急预案
十一、输血室工作制度
十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四、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十五、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十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十七、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十八、临床用血知识培训制度
十九、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二十、成份输血考核办法
二十一、临床用血考核细则
二十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2000版)
二十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2012版)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职责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冯平顺
副主任委员:秦莉(医务科主任) 贾卫平(检验科主任)
委员:姬雪梅(质控科主任) 葛晓鹏(麻醉科医生)谈亚君(内科主任) 刘养貌(外科主任) 屈晓娟(妇科主任)马丽娜(手术是护士长)王侠侠(总护士长)李芳(院感负责人) 陈娜(输血专干)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对输血管理工作和临床输血治疗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其主要职责是:
、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我院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和临床输血标准操作程序,监督实施输血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和持续改进措施。
、合理、有效、安全的输血理念,并提供咨询和实践指导,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血制品和血液替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输血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提出预防或减少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组织分析、评估特殊输血病例或不合理输血病例。
、关键环节和流程。
、规章制度及合理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7. 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无偿献血知识。
,年底向医院提交年度临床输血工作总结分析报告及次年年度临床输血工作计划,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
10. 承担医院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1、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
2、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原则上不输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600ml(或红细胞3U)以上的,由经治医师提出申请,主治以上医师签名审核。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600ml---800ml(或红细胞3U-4U)以上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后,方可备血。
5、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800--1600ml(或红细胞4--8U)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后,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6、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输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后,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7、急诊用血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输血前告知制度
1、血液及血液制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输注无效或输血传染疾病。为促进医患沟通,减少纠纷,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前告知制度。
2、输血前告知病人血液输注的治疗作用,同时告知病人血细胞输注是一种组织移植,可能发生急性或延缓性排斥反应。
3、告知病人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或溶血反应等。
4、告知病人由于可能存在血小板抗体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5、告知病人输血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为了达到抢救或治疗目的,病人应了解并承担这种风险。
6、告知病人输血时若出现反应,输注剩余的血液不得退回血库,所付的费用也不作退款处理。
7、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8、血型未查清楚而又确需紧急输血的情况下,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血型未明时输血的不良反应,并在《紧急输血(血型未查)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