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总则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应复核施工图纸;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基础设计为设置在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基础时,在冻土层上施工的基础。
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铺砌完毕后,允许砌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钢筋冷拉在室外负温下进行,冷拉参数与常温不同。
钢筋的焊接连结,在室外或工棚内的负温下进行,焊接参数与常温不同。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用钢筋做电极,利用电流通过混凝土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养。
4地基与基础工程
,除应有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外,根据需要尚应提出地基土的主要冻土性能指标。
、地表积水,并应平整场地与道路。冬期及时清除积雪,春融期作好排水。
(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对周围建筑物及各种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隔震措施。
(构)筑物基础的地下基坑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相邻地基土遭冻的措施。
,应在地基土不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并可采取逐段开挖,逐段夯实方法施工。在开挖时宜预留土层厚度,待施夯前再挖除增留部分。对已冻结地基施夯前应采用解冻方法,待地基土解冻后方可施夯。在砂土地基上施夯需要向基槽内加水时,宜掺入氯盐防冻剂,其浓度应根据气温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内经试夯确定,试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的规定执行。
。。
,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上的土料。
,其推填料不得有冰雪及其他杂物。
,应按本规程第12章有关规定执行。
,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应座落在同一类冻胀性土层上,不得座落在一部分有冻土层另一部分无冻土层的情况。
,并应在基槽的四角及中间部位挖坑检查记录残留冻土层厚度。残留冻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进行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基础施工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
,不得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