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福清市火车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清市火车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doc2088 2015/4/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清市火车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历史渊远,民族文化底蕴浑厚,是杭城第一古村落,为最精美的客家古民居、最古朴的梦里老家、最典型的客家文化、最美丽的朦胧诗发祥地,2012年12月院田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为补充完善传统村落信息档案,有效保护院田村村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及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科学引导、适度发挥院田村在未来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受上杭县太拔镇人民政府委托,由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接了《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任务,将本规划作为院田村保护与管理的依据。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年 7 月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国家建设部)
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
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3)
10、《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11、《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07)
1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2014)
13、《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9 年 8 月 2 日修订)
14、《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4 年 9 月)
15、《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2011 年)
16、《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导则》(2014)
17、《福建省村庄整治技术规程》(DBJ/T13-179-2013)
18、《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 年,国家旅游局)
19、《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旅游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21、《上杭县总体规划》();
22、上杭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23、《上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2、《上杭县太拔乡总体规划(2012-2030)》
23、《上杭县青水畲族乡院田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规划》
24、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规范。
第3条规划属性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上杭县青水畲族乡沧海传统村落村镇建设指导性文件。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4条规划原则




、永续利用的原则。

,远近结合,逐步实施原则。
第5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南至青水村,北至孔陵路-官印山,西以对面山-上光坑-后岬墘等一系列山体的山脊线为界,东以虎形山-打石湾-后门坑为界。本次规划不仅包括沧海村居住聚集地,还将周边作为自然环境的部分绿化山地纳入控制范围,总面积 公顷。
第6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的确定,主要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接轨,与太拔镇乡域体系规划接轨,以更好地指导村镇协调发展,保护和发展沧海畲族传统村落。本规划在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规划期限的同时,也不过分强调时间节点,考虑为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留有一定的弹性。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 2014~2030 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 2014~2016 年,中期规划期限为 2017~2020 年,远期规划期限为 2021~2030 年。
第7条规划目标
规划的目标是切实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历史景观与风貌特色,保护、延续和提升历史文化价值,改善传统村落的居住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救灾设施,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使沧海村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保护框架
第8条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1. 村落历史格局价值
(1)龙盘虎踞,负阴抱阳的聚落选址与格局
沧海村四面环山,南面为村落主入口,虎头山从东南角探入,守住村落水口,对面山-下篮岬以及后门坑山体对冲,犹如双龙戏珠(化龙桥),扼住村落水尾,苏坑溪自南向北贯穿而过,水流清澈,与周边的群山构筑了沧海村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
(2)巧用地势,逐水而居的建筑布局沧海村因四面环山,大多沿山脚向阳面修建住宅,中间平地作为农田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