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省江门高新区·江门市江海区简介
(2014年版)
目录
一、江门概况
二、两区概况
1、江门高新区简介
2、江海区简介
三、投资优势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产业优势
4、配套服务
四、发展规划
1、城市规划
2、产业规划
一、江门概况
江门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北接佛山、广州,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南濒南海,毗邻港澳,是珠中江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方公里,约占珠三角陆地总面积的23%,其中江门市区面积1818平方公里,核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139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
江门现辖蓬江、江海、新会3区和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其中新会和4个县级市素称“五邑”。全市常住人口约445万(2010年数据),其中江门市区常住人口约159万。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江门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
2013年,,%;,%;来源于江门的财政总收入达397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8亿元,增长17%。
江门城市名片:
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
亚太经合组织中国RISE计划试点城市
外界对江门投资环境的评价:
2009年,江门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69位;
2010年,江门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100强中排名第42位;
2011年,江门连续8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
2012年,江门在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综合排名第6位;
2013年,江门正成为投资者布局珠三角的首选地。
二、两区概况
2013年6月17日,江门高新区与江海区(以下统一简称为“两区”)合署办公,按照“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交叉任职”模式,两区党政系统精简为13个内设机构,形成了大经济、大建设、大规划、大卫生、大监管等大部门格局,基本理顺了两区的体制机制。
1、江门高新区简介
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江门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7月,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江门高新区坐落于江海区境内,北枕白水带风景名胜区,东面是珠江干流西江,可开发面积33平方公里,首期18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毕,目前进入二期15平方公里开发阶段。
2013年,,%;,增长23%。
2、江海区简介
江海区地处江门市东南部,是江门两个中心城区之一,北接蓬江区,南面和西面与新会区相连,东与中山古镇隔江相望。江海区现辖外海、礼乐、江南、滘头、滘北等5个街道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常住人口约25万(2010年数据)。
2013年,,%,,%。
三、投资优势
1、区位优势
两区雄踞江门市东南大门,距江门市中心仅几分钟车程,是江门融入珠三角核心区域的桥头堡,也是珠中江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之一。
公路:辖区内现有中江、江珠、江鹤和广中江(正在建设中)等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并与G15(沈海高速)、S32(广东西部沿海高速)无缝对接,距广州约100公里、深圳约150公里、香港约190公里、澳门约90公里。“十纵六横”(十纵指礼西路、礼乐路、胜利南路、东海路、金星路、南山路、龙溪路、江睦路、连海路、沿江路;六横指江海路、麻园路、五邑路、金瓯路、一行路、南环路)城市路网雏形已现,正在不断完善中,将与周边区、市、镇(街)实现无缝对接。
即将通车的江顺大桥和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将进一步拉近两区与佛山顺德、香港的距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铁路:珠三角城际轻轨(广珠城轨江门支线)穿境而过并在辖区内设有江门、江海、礼乐等3个站点,从江门站到广州南站仅需约50分钟,并可通过广州南站直达全国各主要城市。距离建设中的深茂高铁和即将通车的广珠铁路(经佛山)江门南站(选址位于新会
会城梅江村)仅数公里。距广东第二大内河港、国家一级港口新会港约12公里,
水路:规划建设中的江门高新区公共码头项目占地面积约650亩,岸线全长1212米,计划兴建10—11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总吞吐量约为600万吨/年,2016年建成后将成为江门最大内河港码头。江门港澳码头位于区内,距香港和澳门分别约95、53海里,有高速豪华客轮航班往返。距国家一级港口、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