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doc

格式:doc   大小:1,14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doc

上传人:吴老师 2024/5/3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 】是由【吴老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江西省地方标准DBXX/XXXXX—XXXX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提出与归口单位: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西省靖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靖安县靖窑陶瓷坊、江西省靖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景德镇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景德镇市陶瓷检测评估所、江西省江河映画传媒有限公司、江西省赣风杂志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伍映方本标准参与起草人:冯欣、汤辉、上官新会、曾建华、吴仁都、毛炜翔、彭军平、易林波、涂为民、涂安宁、平懿、陈钢、苏剑颖、洪良春、包东昌、邱霞、吕嘉伟、秦洪渊、陈根卫、袁文瓒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制工艺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传统手工靖安无釉胎黑瓷的制作工艺。本标准适用于无釉胎黑瓷的术语与定义、特点、检定内容及历史传承及开展演变。术语与定义无釉胎黑瓷指的是在传承古法黑陶制作技艺的根底上,把烧制温度提高到1200℃以上,烧成的一种没有施釉而有釉光效果,里外通体透黑,%,到达了炻瓷的烧结度的黑色陶瓷。原料原生黏土原生黏土是含沙粒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外表风化后形成,一般原地风化,主要成份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的主要原料。铝质土有黏性,含铝量高于普通黏土,耐火度高,起骨架作用,使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不易变形。陈腐把炼制好的泥料封存放置3-10天,使泥料中水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有机物也得到充分分解,增加泥料可塑性,减少成型和枯燥时的开裂。淘洗池用于淘洗泥料的水池成型坯房手工制坯成型的作坊拉坯车、辘轳车作坯的设备,拉坯车采用电动旋转,传统辘轳车靠人力旋转。注:中间以一圆木为轴,外套挖空木桶,木桶下端安一陶圈,上端安一凹型陶顶。用木桩固定于木桶上端形成台面,缠藤为骨架,外敷泥料加棕丝做成台面。利用木棒手摇、脚踩的方法,产生惯性而成型。DBXX/XXXXX—XXXX0坯架用于坯体的存放、阴干。坯也叫坯胎,已经成型但未经窑火烧炼的器物。毛坯经手制成坯,还未经过后期修整及装饰加工的坯体。圆器可通过旋转成形的叫圆器琢器不能完全依靠旋转成形的器物,如方形、多角形、对接形等。琢器,始于明代,其产生时称印器。清代改称琢器。刻雕在坯体上进行各种装饰性图案的雕刻过程。打磨指通过对器物外表进行反复来回的表层运动来改善器物外表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坯体不同的枯燥阶段可用各种工具:包括石头、牛角、竹器、铁质、铜质。烧制工艺窑棚蛋形龙窑上方用于遮挡风雨、阳光的建筑物,采用木架土瓦结构,依山坡层层抬高而建。蛋形龙窑烧制陶瓷的传统窑炉,依山坡而建,由多个蛋体窑室组成。窑室蛋形龙窑内装烧陶瓷坯体的空间。窑室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局部:火膛、窑室、烟囱、烟道。窑的设计要点:有利于燃烧;有利于火与灰在坯体上的火痕;火的排出路径。匣钵码放在窑里放置坯的容器,由耐火泥制成,可反复使用屡次。窑柴DBXX/XXXXX—XXXX1环保要求内烧窑使用各种木质材料为燃料温火点火后的第一个阶段,烧慢火,让水气慢慢蒸发。中火加大投柴数量,减短投柴间隔时间,温度上升较快。急火闭火前的最后阶段,也叫猛火。火头全窑烧制技术的指挥者,对蛋形龙窑的烧窑技术全部精通。歇火当其中一个窑室烧好后,停火片刻封住投柴口,腰眼、看火眼,然后翻开上一节投柴口继续投柴。腰眼位于蛋体的中间,用以观火及调节前后温差投柴之用。看火眼位于每个窑室的尾部,用于观火。过火温度过高而出现倒窑、变形、起泡等现象。欠火窑炉烧造过程中温度不够,导致器物生烧。窝火四周温度高,中心位置欠火,又称“包心〞。火照是窑炉烧造过程中使用的“试片〞,以烧造该窑黑瓷器物的原料制成,放置于窑炉中与黑瓷器物共同烧制。火照制作成带圆孔状,每烧一窑使用假设干火照,烧造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长钩伸入观火孔钩出一个火照观察烧成情况,用以判断窑炉温度。无釉胎黑瓷制作工艺流程原料制作工艺流程泥料开采DBXX/XXXXX—XXXX2黏土开采,挖去表土,也叫盖山,1米至数米不等。取纯洁灰白或灰黑色黏性土,可塑性强,搓条后弯曲不易折断。铝质土开采含铝量在百分之25%左右,可塑性一般,开采时较硬,呈块状,开采后堆放一段时间后即会风化散开。泥料晾晒把取回的铝质土、黏土分别晒干备用,晒的过程中需要翻动泥料,以便泥料能彻底干透。泥料粉碎把晒干的泥料分别打成粉状。泥料淘洗把粉碎后的两种土按黏性土60%、铝质土40%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放入水池中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8小时,然后搅拌淘洗均匀。粗布过筛将搅拌均匀的泥浆用100目的筛布首次过漏。细布过筛再将通过粗布过漏的泥浆二次经200目的细筛布再次过漏。泥浆沉淀过筛后的泥浆静止放置,六天后将沉淀后外表积水排空,然后捞出泥浆置于干净地面堆放阴干。踩泥待泥浆至半干时,用脚反复踩踏均匀。泥料陈腐把踩踏均匀的泥料堆放于阴湿的地方,用塑料布封好陈腐七天后待用。制坯揉泥揉泥在木凳上进行,把陈腐好的泥料双手反复揉搓,使泥料湿度均匀,排出气泡。拉坯圆器采用拉坯成型,通过拉坯车的旋转离心力使泥料在手的控制之下厚薄均匀,成器后用铁丝利坯分开,然后双手反扣坯体脱离拉坯车放置于木板上。坯体阴干把拉好的坯置于避风阴凉处慢慢阴干,既有利于修坯均匀,又利于半干打磨。琢器做坯DBXX/XXXXX—XXXX3不能完全在拉坯车完成的陶瓷器为琢器:方形器、多角形器。首先将泥料拍打泥片,按器形需要粘合成形手捏、泥塑采用手捏方法塑造各种造型作品,包括泥条盘筑、堆塑、捏塑。修坯拉制的圆器与琢器都要进行修整,使其厚薄适宜、规整。圆器修坯在修坯车上进行,琢器修整在手动转盘上进行。坯体装饰图案设计先在需要装饰的器物上用笔勾画出图案。刻雕用刻刀沿着勾画出的图案雕刻出设计好的图形,有阴雕、浮雕、缕空雕。半干打磨在坯体半干的时候进行首次打磨,工具有卵石、牛角、竹刀、铁铜器。八成干打磨当坯体至八成干的时候,进行再次打磨。全干打磨当坯体全干后进行再次打磨。印模图案在制坯的过程中,对尚未完全枯燥的坯体进行按压印制图案的装饰方法。满窑搬坯把需要入窑的坯体整齐的摆放在木板上,双手平稳端于胸前前行。递坯满窑师傅进入窑室内,由窑外的窑工分别把坯传递窑室内。设计火路满窑时必须要根据坯体的大小厚薄来设计好火路的走向。封窑门口当一个窑窗装满窑后,用砖把窑门口封住,留一投柴口,投柴口的大小上下要适中,离地40cm,口径约20cm×20cm。DBXX/XXXXX—XXXX4窑柴准备蛋形龙窑对窑柴的适应范围大,主要烧制锯板机上锯下来的费边角料、松柴、松毛、枝丫都可做为燃料。点火烧窑首先在最下窗的窑室外点火,预热两个小时,再翻开第一个窑窗两边投柴口投柴,先烧温火,然后中火,最后急火。室内温度与气氛的控制,主要通过投柴的快慢、多少、间隔时间的长短,以及风口调节来到达;火头利用火的颜色区分温度的上下,决定是否停止投柴。当第一节到达设计温度后封住投柴口。然后翻开第二节窑门的投柴口继续投柴,依此类推,直到把最后一节窑室全部烧完,窑工分成两班,每六小时轮换一次,整窑烧完需要45-50小时。柴窑开窑从停止投柴封窑后计算,冬天36小时后即开窑,夏天48小时后开窑,出窑师傅进入窑室内,外面窑工递接烧成的器物。成品装饰是在黑瓷烧制成瓷之后的附加装饰,装饰方法包括錾刻以及金、木、石等各种材质的镶嵌。蛋形龙窑挛窑与修窑选窑址选好长度适合,坡度在25°-30°之间的山坡打好窑基。窑砖制作选用耐火强的砂土与黏性好的黄土、红土,按4:6的比例混合。然后加水浸湿至透,再用塑料布盖好封12个小时后,用脚反复踩踏均匀,黏性适宜,再用特制砖匣打制。砖匣有两种规格:一种方砖,一种梯形砖。方砖主要用于隔墙,梯形砖主要用于蛋形弧形的垒砌。挛窑做好的土坯砖不用烧制,晾晒全干后直接用来挛窑,挛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烧成质量。按照窑炉的结构分为打窑基、砌隔墙、挛窑体、砌保险墙、砌烟囱等工作,砌好新窑必须尽快点火试烧,烧炼后的窑才会稳固。修窑在不断烧炼后,局部窑体会因为缩水变形而需要维修,但只需要对变形的窗室进行局部修补,不会影响其它窗室。无釉胎黑瓷判断依据总那么:、外表有光泽,%,到达炻瓷的烧结度,且器表、器胎全黑。DBXX/XXXXX—XXXX5无釉胎黑瓷5个特点原生原料:无釉胎黑瓷制作的原料均采用天然泥土,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手工成型与装饰:坯体成型与装饰都采用纯手工制作。蛋形龙窑烧制:无釉胎黑瓷用传统蛋形龙窑烧制,所有燃料均为木柴。无釉:不上釉,外表产生光泽。胎里全黑:烧成后的无釉胎黑瓷通体呈黑色,从横切面观察器表及器胎全黑。无釉胎黑瓷检测结果参考硬度:310HV光泽度:::::%有害物质含量:未检出DBXX/XXXXX—XXXX6〔资料性附录〕黑陶的传承历史到无釉胎黑瓷的开展现状黑陶的历史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最早,距今63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开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把黑陶文化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距今4000—4600年左右,黑陶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黑陶器形多样,大气沉稳、精致规整、轻薄黑亮、素雅高贵、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陶工艺史上独树一帜。伍氏制陶普系伍芬清,生于1889年,一生从事从传统陶瓷制作,尤其擅长手工制坯与传统蛋形龙窑的挛建与调试;伍道林,伍芬清之子,生于1911年,从小随父学艺,不到三十岁掌握了全套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尤其精于材料的运用与龙窑调试,十里八乡的龙窑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要他到场,定能迎刃而解;伍先崇伍道林之子,生于1944年,由于当时家境贫寒,不得已13岁不到弃学随父学艺,因其勤奋好学,不到二十岁即掌握了全套传统制陶工艺,后来成为其父所带徒弟中唯一一个精通全套制陶技艺的人,为黑陶的传统柴窑复烧总结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伍映方伍先崇之子,生于1971年,因家中兄弟姐妹多,母亲难以照料,二三岁时跟在父亲身边照看,在父亲的制陶车间与陶土为伴好几年,一直到上学。因此从小结下了不解的陶缘,不到八岁即能单独在轱辘上拉制各种小型陶制品,十七岁弃学子承父业,走上了制陶之路,在传承了黑陶制作工艺的根底上成功按古法烧制出了无釉胎黑瓷。黑陶到黑瓷的演变纵观前后2000多年的历史黑陶实物,都具备两个典型的特征;黑:无论胎体厚薄、里外全黑、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里灰表层黑的陶器,只能称之为黑皮陶。普遍烧成温度低,烧制温度在500度—800度之间,吸水率高,容易破损。如何保证胎里全黑又能把烧制温度提高,古人做过无数次的尝试,现代黑陶从业者,从没停止过对黑陶烧制温度提高的探索,但一直没有多少进展,靖窑用了20几年对黑陶的研究与不断试验,加之祖上几代人都从事传统陶瓷制作,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陶瓷制作经验,在复烧传承了古法黑陶烧制的根底上成功把黑陶烧制温度上升到1200度以上,无釉而产生釉的光泽,无论胎体厚薄、里外全黑、%,到达了瓷的烧结程度。无釉胎黑瓷的时代意义无釉胎黑瓷的产生,终结了黑陶历史上烧制温度超过600度—800度还达不到纯黑色陶瓷的千古难题,在传承黑陶古法烧制的同时有了划时代的创新,因其采用纯手工制作,天然原料古法烧制,真正表达了火与土的完美结合。通过权威机构检测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很高的传统技艺传承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DBXX/XXXXX—XX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