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doc

上传人:小吴 2024/5/6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公共管理学?期末主观题汇总(2024年6月)一、简答题1、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主要内容p9-11A、定义: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上任为标志。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公共行政改革。B、其主要内容为:(1)优化政府职能。〔2〕强调政府权力分散。〔3〕改革政府管理手段。〔4〕提倡公共效劳以顾客为导向。〔5〕重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6〕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p37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⑴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⑵提供公共物品及根底效劳。⑶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⑷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⑸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3、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p302A、公共管理伦理化是公共管理开展的历史必然20世纪公共行政领域三类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第一,倡导公共行政走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第二,维护政府政治的合法性;第三,要求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造公共领域。B、公共管理伦理化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以来,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内容发生重要转向,从控制转向效劳,从偏重效率转向关注公正,伦理化的问题自然被提出来。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诉求呼唤公共管理的伦理化。二是现代管理的人本主义倾向促成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4、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特征p13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特征是: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⑵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⑶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⑷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⑸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⑹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⑺效劳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效劳上。⑻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5、公共组织设计的原那么。P124(1)职能目标原那么:公共组织结构的设计应以职能目标位首要依据。(2)完整统一原那么:完整统一是现代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重要特征。(3)精干效能原那么:遵循精明能干的原那么,在公共组织的设计和建立上,就要做到组织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程序简化。(4)法制原那么:公共组织设计和建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公共组织必须依据宪法、政府组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进行机构设置、撤并或调整。(5)职、权、责一致原那么:公共组织是个权责体系,在公共管理活动中,职务、权利、责任三者互为条件,要有职、有权、有责,而且三者必须是相称和平衡的。(6)人本原那么:公共组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要以人为本,防止重事不重人、重物不重人的倾向,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保护。6、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职能。P148(l)人力资源的获取。人力资源的获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人力资源的规划、录用和选拔;(2)人力资源的开展。人力资源的开展是整合培训开展、职业开展、管理开展与组织开展,以增进个人和组织效能的过程。(3)人力资源的鼓励。人力资源鼓励的主要内容包括:联结报酬与绩效、进行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实施绩效评估等多方面;(4)人力资源的维持。主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员工的福利问题,工作环境和职业平安问题等;(5)人力资源的研究。人力资源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功能和领域。主要是和摸索最适合本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7、公共政策的评估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P?2(1)政策目标不确定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目标模糊、分散、冲突等现象,给政策评估带来困难。(2)政策效果多样性。由于影响政策的因素很多,有时难以预料政策效果的真正性质,因而是,政策评估的准确性常常受到限制。(3)政策资源的阻滞性。政策资源从广义来讲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影响政策评估的效果。(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是针对政策问题制定的,政策问题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政策问题可能包含另外的未被发现的政策问题,不同的政策问题又可能相互交织。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给政策评估带来了极大的难度。8、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P122(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呈反比关系。管理层次多,那么每一层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窄;反之,管理层次少,那么每一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宽。(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型;而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呈扁金字塔型。(3)由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组织结构图时,决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行政组织工作任务的性质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二是要视工作种类的接近程度而定。三是要看行政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四是领导者水平和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9、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P320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是指公共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维持行政责任的方式。具体来说,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1)行政监督权是一种控制权力,它反映的是行政机构的上级与下级之间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存在的命令服从关系。(2)行政监察是指为了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监察机关,负责监督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的公务行为的活动。(3)审计表现于外部审计与绩效审计两种情况。外部审计是由审计部门为鉴定公共部门收支的正确性以及财务行为的真实性而进行的记录、报告、验证等活动。绩效审计是由机关内部人员针对行政效能所进行的评估。(4)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认为行政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请求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对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适当性进行审查的活动。10、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l)目的不同。从管理的目的看,公共管理目的是公益性的,而企业管理以盈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从管理的限制因素看,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都受到法律的限制;而企业管理那么不同,法律对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企业管理那么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是按市场机制的要求去管理,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3)物质根底不同。公共管理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税收,有时也来自于发行债券,其消耗的资源也是公共的;而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所获取的利润,属于企业的“内部事务〞。(4)管理人员的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在人员是经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终身化往往是不存在的,企业管理人员办事往往会有更高的效率。(5)绩效评估不同。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工程等是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在企业管理中,销售额、净收益绿、资本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311、简述如何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P55-56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二是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政府不应干预,而应强化效劳意识和质量观念,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并应形成社会运做、政府支持的环境。三是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气氛,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12、简述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P234-236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根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的过程,公开其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于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大局部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既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现在:一是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二是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知情权;三是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效劳质量。13、“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P9总的来说,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场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主要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管得好一些〞;二是尽可能地实现计会自制,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缺乏;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起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为社会效劳的质量。14、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P126-127〔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以外延为主的变革侧重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以内涵为主的变革侧重于公共管理职能的调整,组织权力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变革等,其目的在于使公共组织体系的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灵巧、协调高效。〔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着眼于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权力体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层次与幅度的调整。以人为中心的变革那么着眼于公共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高。〔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激进式的变革是指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全面改革组织系统,使原有的组织形态实现较大的较变。渐进式的变革是指通过有方案、有步骤地逐个实际改革的阶段目标,通过阶段性的调知,最终实现改革总目标。15、如何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P312-317基于公共管理伦理化的趋势和问题,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公共管理建设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化,二是提升公共管理者自身的伦理认识,三是构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外部环境。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首先要通过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可以保证公共伦理道德的实现。其次通过建立专门的伦理道德管理机构,进行伦理道德训练,提升伦理道德根底途径进行管理。(1)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制度化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伦理制度化的合理性、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局限性、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和组织管理。(2)加强公共管理自身伦理认识的提升。主要包括:加强公共管理者伦理教育与培训、公共组织文化中的伦理渗透。(3)构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外部环境5主要包括:构建公民参与监督机制、加强社会整体伦理道德建设。1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根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P49-50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根本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17、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精神是什么?P148A、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根本精神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注重组织的整体开发,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发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那么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有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有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B、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精神包括:功绩主义精神、法治主义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巿场主义精神和分权主义精神等。18、公共财政的职能p193~196公共财政的根本职能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⑴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选择或决定提供某种消费品,并为之提供资金的职责和功能。⑵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而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⑶稳定经济职能。稳定经济的职能是指政府具有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二、论述题1、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39-42我国在由方案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疑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职能越位:主要是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地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政府职能越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是:一是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二是政府与企业不分;三是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2〕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政府职能错位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是:一是政府职能范围不清;二是政府机构并立,职能重叠。〔3〕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效劳,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如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供应缺乏,市场竞争规那么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公共教育效劳不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等。〔4〕政府职能不到位:主要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表达在文件、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几乎表现在政府职能实施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公平、医疗保险、环境保护等。2、谈谈你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识和改进建议。P252-254A、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对快速开展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是工作方式上的变化,而是政府彻底转变思想的行为模式的一场变革,但多数人的观念并没有到位,阻碍了电子政务开展,导致了各地区信息化开展的不平衡、不标准,不能反映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第二、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障。目前虽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5第三、政府信息化建设整体应用水平不高。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和政府实际工作改革相结合,改善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效劳质量,而不能只停留在外表或形式上。第四、网络平安问题。保证政府上网信息和各机关之间传递信息的平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单位的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都没有从物理上完全分隔开,这样就会在平安性和保密性上存在很大隐患。第五、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不高。目前大都数政府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开发仍很不够,一些政府网站大都只提供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星系等一类信息,互动程度低。第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面对信息技术的开展和政府变革,没有在品格、认知、技能、心理等诸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缺少有力的培训措施,导致了大多数人员对改革的不适应。B、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1)开展重点依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将中央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点进行区别对待。应当大力加强基层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投入、加强引导、推进示范,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能力。(2)政府网站效劳能力大幅提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功能。在做好政务信息公开的同时,重点是要提高政府业务上网的比率,提高网上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互动水平,切实提高网站的公共效劳功能。围绕政府、企业和居民需要开展一体化在线效劳,综合利用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电话传真等通信手段,提高网上政务效劳的普及水平和业务深度。(3)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强调功能特色。加大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十一五〞时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扩大知识传播范围、提高知识传播速度的有效手段,他将成为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工作。(4)重点业务系统建设突出协同效益。义务系统建设将按照“先纵、再横、纵横交错〞的总体进程推进。从纵向业务系统开始,继续推进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等业务系统,加强社会管理领域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就业效劳等公共效劳领域的业务系统建设。开展跨部门业务协同试点示范,进一步发挥业务系统的协同效益。(5)电子政务开展模式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建设不是政府自身的事,它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直接参与。在开展模式创新方面,将建设覆盖城镇人口的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社区效劳网;在技术创新方面,将通过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和技术验证平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与实际业务的结合。(6)电子政务平安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平安保证体系建设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信息平安技术研发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和效劳国产化能力大为增强,初步形成信息平安产业群。3、分析、说明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P320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是指公共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维持行政责任的方式。具体来说,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行政监督是一种控制权力的应用,它反映的是行政机构的上级与下级之间由于行政隶属系而存在的命令服从关系,这种关系往往通过指挥、指示、认可或核准、备案或备查、视察、审核、撤销、变更、废止、奖惩、争议解决、行政立法及解释等形式发挥作用。行政监察是指为了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监察机关,负责监督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的公务行为的活动。审计表现于外部审计与绩效审计两种情况。外部审计是由审计部门为鉴定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收支的正确性以及财务行为的真实性而进行的记录、报告、验证等活动。绩效审计是由机关内部人员针对行政效能所进行的评估。7无论是外部审计还是绩效审计,都有利于对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以利于提高财务绩效,节约资金。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请求该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对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适当性进行审查的活动。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的认识和理解。P97-99从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可知,一项政策的执行会涉及四个层面的因素:一是政策本身层面,二是政治层面,三是行政层面,四是沟通层面。如果这四个层面的因素能够互相配合、互相沟通,政策的执行就会到达较好的效果。(1)政策本身因素。指政策的质量,可用合理性和可行性衡量。政策的可行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需要充分考虑相关的政策条件和资源,使政策执行可以在现实资源提供的限度之内。二是政策方案需要具体明确,给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以更好的目标指引,并形成更为切实的行为方案。(2)政治因素。指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政策执行的条件资源等对政策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政策的制定受政治因素的制约。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一项政策如果能够取得各党的共识,执行会比拟顺利。第二,社会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如果一项政策满足帕累托最优,这项政策就可能得到较好的执行。(3)行政因素。指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政策执行的条件资源等对政策本身所产生的影响。第一,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的执行是组织的必要行为,因而组织的设置必须得力,一要职权明确,二要保证执行权威,三要有执行保护。第二,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政策执行是职能人员的具体操作过程,职能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第三,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如果没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将会带来消极效果,但经费投入过量,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的负效应。(4)沟通因素。对某一政策知晓的范围和接受的程度也会影响这一政策的执行,因此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政策的执行,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政策的意图;二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帮组人们在主观接受政策,从而产生接受的行为。5、结合实际分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并说明其对策。P265、p287A、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作为公共部门来讲,仅有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考虑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效率至上使人们无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由公共部门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平与民主才是其核心价值。第二,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无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在效率至上原那么下,我们经常会发现公共部门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所干的却是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第三,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无视其效果。第四,效率至上容易使人为到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确实要关注效率,但效率不宜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全局性、综合性和终极性的评价标准而处于至上地位。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对传统的效率至上提出了挑战,要求给予效率合理的定位。B、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效劳。作为其效劳对象的社会公众自然成为公共部门环绕运行的中心,社会和公众的意愿与要求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如果我们把那些公共效劳的对象,即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行为影响的人比拟为顾客或用户,那么只有当公共效劳能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才是有绩效的。因而,评价公共部门绩效优劣,主要不是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需要,社会和公众对这种效劳是否感到满意,这就提示了政府绩效评估上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那么。以用户满意原那么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不仅是民主政治本质宗旨使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开展的客观要求。7综上所述,解决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需要采取以下七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二是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理念;三是促进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四是制定灵巧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五是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六是建立全新的鼓励机制;七是重视管理者的作用。6、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应如何转变?P42-44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在面临的重大考验,是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其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化公共效劳,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第一,加强根底建设的投入和效劳。第二,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第三,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2〕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第一,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健全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制度。第四,同意社会保险机构。〔3〕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开展;第一,注重整体经济的方案性。第二,支持根底经济的开展。第三,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效劳质量;第一,转变观念,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第二,精简机构,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实现政府工作的开放化、民主化、法制化。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的转移,我们可以概括为: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工作正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干预行为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应作相应的调整,政府干预的范围会逐渐缩小,强度会减弱,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和力度将逐渐扩大和增强。7、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应怎样构建?P196-198近年来,我国财政领域最根本、最引人关注的改革莫过于从国家财政模式向公共财政模式的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方案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模式,其特点是以政府方案为根本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财政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事务,并介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该管的事也管了,该管的事却没有管好,即存在财政的“越位〞和“缺位〞现象。显然,在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政府财政必须退出市场有效运行的领域,在弥补市场失效和提供公共效劳的根本准那么的前提下,正确界定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构建一尊重市场为前提的公共政策框架。从根本上来说,公共财政框架构建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财政支出的标准。具体而言,就是要减少直至取消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重点保证对国家平安、政权法制建设、根底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公共事业开展的财政支出,尤其是要保证对公共产品的支出,这是公共财政“公共性〞赖以成立的根底。第二,政府财政职能的转变。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有市场机制来执行,生产也主要由企业自主经营,政府要从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来,政府财政主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会推动政府财政职能的转变。第三,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凡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应当放手让市场机制去自动调节,二政府经济行为那么以弥补市场失效为界限,同时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第四,政府财政的法制化。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规那么和秩序上的法治经济,政府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也必然要在市场经济的法规标准约束之下。公共财政非常明确的说明,一切财政资金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而预算必须经立法机关审查通过,要充分反映提供了财政资金的民众意愿,要充分维护预算约束的严肃性,预算一旦经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就不得随意更改。通过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促进财政的法制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88、公共管理弱化和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p309-311A、公共管理弱化和失范的表现:公共管理弱化和失范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组织的责任缺失和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权力委托者权益的漠视,组织的权利运作不以委托者的权益为依据,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敷衍塞责、玩忽职守,权利的滥用和乱用,情不为民所系、权不为民所用、利不为民所谋。公共组织在管理中首要考虑的不是公共利益,二是组织内部的等级和组织外部的权威,思想僵化、办事低效、不负责任等现象直接导致组织内部力量内耗和公共利益的损失。(2)权力***;权利***是公共管理者在缺乏伦理认识的约束的情况下导致的权利异化。公共管理者利用公共权力谋求个人权利,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是权利***最为主要的表现。权力***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公共部门和公民之间诸多矛盾的起因。(3)过分注重效率的功利主义倾向。被管理者只是单纯地被视为工具人和经济人,而不是考虑其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因素,将效用与人的快乐和幸福等同,无视了人的内在价值。当人的内在价值被长期无视和损害,公共组织的活动便会遭到人们的抵抗。公共管理伦理的弱化和示范对公共管理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诸多的公共决策的失误和公共政策的执行不利,导致了公共管理的低能低效,使得公共资源被浪费。B、公共管理弱化和失范的原因:公共管理弱化和失范的原因在三个方面:(1)公共管理伦理自身特点的影响。首先,当前的公共管理活动的预测、评估和监控更为侧重具体的目标系统和可量化的结果,但是伦理活动本身很难被具体化和量化,导致了公共管理者对其影响和作用有所无视;其次,公共管理伦理调控范围的复杂性也使得伦理标准很难把握,由于公共管理调控范围为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博弈中,把握伦理标准有一定难度;再次,公共管理伦理影响的广泛性会放大伦理弱化和失范。(2)公共管理理论导向的失误。〔公共管理理论长期受到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影响,将公共管理活动视为对于政治的一种执行活动,政治需要进行伦理的判断和价值的取舍,传统的“价值中立〞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活动只需按照相关目标方案进行对应的操作,不需要选择道德立场和承担道德责任,这样,公共管理者的行为被归于利己主义,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约束被外在剥离,公共管理者所承担的不再是公共责任而是简单的职业,这势必对正处在萌芽中的公共管理伦理化造成巨大冲击。(3)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社会环境也影响着公共管理的伦理化,当社会中伦理的标准时常被无视甚至践踏的时候,公共管理领域也会受到影响。9、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P59-60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发生着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由以权利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核心。公共管理是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的权力外移至政府以外,治理模式由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中心,它的特点是强调管理主体的内控,强调管理行为的道德化及对自身修养和约束的加强。第二,由以控制为目标转向以效劳为宗旨。公共管理以效劳为宗旨,其目标是更好地为社会效劳,为每一个公民效劳,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第三,由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模式。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受到质疑,公共管理由政府一元化转向多元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不再拥有特殊权力和绝对控制权力的魔棒,失去了以往的优越地位,其与普通民众的区别9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公共管理者将更多地受到监督和制约。总之,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是由其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决定的。社会的开展和进步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改变了政府地位和智能,人们所期望的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带来了公共管理者角色的改变。10、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P130-132A、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就公共组织而言,因其特殊的法权地位和独特的社会职能,变革的阻力是比拟复杂的。一般来说,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六个方面:(1)认知。即人们对组织变革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