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鲁宾逊漂流记》
【内容摘要】关于《鲁宾逊漂流记》的研究是一直让无数学者热衷追求的方向,从1719年《鲁宾逊漂流记》发表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热爱和追捧。关于它的研究内容已经涵盖了以下方向:艺术手法、人性问题分析、看西方殖民过程、荒岛文学、和谐社会、劳动者资产者和殖民者三重身份的统一结合等等。确实,
在笛福的这部小说中,可加以评论、分析、引述的方面非常之多,例如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文明的过程,什么是幸福和自由,沟通和宽容的重要,其它诸如种族、民族、宗教、战争、和平、人道、坚忍、勤劳、实践等等,无疑不可以成为讨论笛福思想、小说意义,乃至当时社会生活的题目。[1] 丹尼尔·[M].,-3.
1]
【关键词】译本;背景;评价;荒岛文学;人性分析;写作手法
Do you know who is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the English novel? And what is his most popular novel? 前者答为: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后者当然是他年近花甲之时最富盛名之作:《鲁宾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是现实主义初期的优秀作品,是标志着近代英国小说逐步形成的里程碑,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2]、资产者和殖民者三重身份的统一[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6):16-22.
2]因此,丹尼尔·笛福也被称为是英》深受读者喜爱,不止是英国本土,自发表以来被翻译成数种译本流传至各个国家。相信即使没看过此作品的人,也仍能对它的内容略有耳闻。一部以第一人称自述日志方式的冒险作品,如何能赢得众人的喜爱?它的原因是不简单的。在本文中,我将尽我所能对《鲁宾逊漂流记》做一个叙述和概括,虽然不能详尽地挖掘到作品精髓,但也愿做一番研究和了解。
一、关于译本
《鲁宾逊漂流记》有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各种译本,五花八门。据介绍,到十九世纪末,该书的各种版本、译本以及仿作已不下七百种之多。单是说到我们国家的译本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不同的风格。有徐霞村译、黄杲炘译、王慧君译等等。其中黄杲炘译的版本提出了一些标新立异的看法,在他的
“译者前言”中可以看到。黄杲炘的译本将作品名称译作《鲁宾孙历险记》,他的观点是:“把鲁宾孙的名字同‘漂流’挂钩未必妥当,而且易于造成误会。因为在笛福的笔下,鲁宾孙的一生之中从来都不曾‘漂流’过!”另外还有详细的解说:
(一)、鲁宾孙的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历是在孤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这完全是陆上定居,同海上漂流根本无关,何况,二十八年的时间在他的一生中又占据了很大部分。
(二)、再以他在海上度过的日子来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乘着船朝着目的地航行,只是偶尔遇上了大风暴,他的船才被风刮得偏离了航线,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听天由命地让自己在海上“漂流”。甚至在他只身落水之时,他也不让自己任凭大风大浪摆布,而是竭尽全力地挣扎着朝岸边游去。
首先,关于他作品名称的翻译,我的观点为不甚赞同。
第一,历险记的范围广。例如《爱丽丝历险记》《木偶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