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长江测绘院三等水准测量.doc

格式:doc   大小:29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测绘院三等水准测量.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18/2/9 文件大小:2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测绘院三等水准测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密级: 编号:
三等水准网建设工程
技术设计书
长江测绘院
2016年6月28日
三等水准网建设工程
技术设计书
设计单位(盖章):长江测绘院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 任务概述 1
任务来源和目的 1
项目内容 1
完成期限 2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
气象概况 2
地质概况 2
水文概况 3
交通概况 3
已有资料情况 4
3 引用文件 5
4 主要技术指标 5
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 5
主要精度指标 5
5 设计方案 6
作业流程 6
三等水准网设计方案 7
选点与埋石 8
水准观测 10
仪器设备的选用 10
观测的一般要求 11
测站的技术要求 11
起始测站设置 11
测站的观测顺序 12
测站的操作程序 12
间歇与检测 13
记录 13
成果计算 13
成果概算 13
重测与取舍 14
平差计算 15
质量检查与验收 15
15
15
提交成果资料 17
6 附件 17
1 任务概述
任务来源和目的
项目内容
完成期限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气象概况
镇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亚带,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繁育,土壤类型丘陵地带以黄棕壤为主,平原地带主要为水稻土,两类土壤约占全市土壤的95%以上。天然植被主要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但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已残留甚少,现有的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各种经济林和大片的农田植被。
镇江的四季分明,一般****惯以3-5月为春,6-8月为夏,9-11月为秋,12-2月为冬。但若以气温来分,则四季长短悬殊。表现为两长两短,即冬夏季的时间约为春秋季的两倍。气象界通常以候(5天)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和22℃(以上为夏)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10-22℃即为春或秋)。按建国后资料平均计算,市区四季情况是:春季(3月26日-5月25日)61天,夏季(5月26日-9月20日)118天,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61天,冬季(11月21日-3月25日)125天。四县、市的情况差别很小,一般春夏起始迟几天,秋冬起始早几天。但冬季虽长,若以气候平均气温5℃以下为隆冬,则隆冬期为12月下旬至2月中旬,相当于头九至六九;夏日悠悠,若以候平均气温27℃以上为盛夏,则盛夏期从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中期,与梅雨结束期相接,与三伏吻合。
地质概况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镇江市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呈波状起伏,形成以丘陵岗地为主的地貌特征。其间,宁镇山脉大体为东西走向,茅山山脉略呈南北走向。镇江市位于宁镇山脉东段,属于低山丘陵地带,西北、西南面为低山丘陵环抱,北临开阔的长江;北部地貌上隶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低洼;中间有波状平原区。
水文概况
测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水温适宜,取用方便,已被大量开采利用,市区有50%的工业用水取自地下。在第四系地层中,自上而下共有四个主要含水层:
(1)潜水含水层:贮存在地面下50米以上的粉砂、细砂中,水质一般较好,局部地段微咸和具有铁锈味,颜色微黄;
(2)笫I承压含水层:埋藏在地下50—115米,土性主要为含砾中砂,粗砂,水量较大,但水质较差,开采较少;
(3)第II承压含水层:埋藏在地面下150—158米的砂层中,东部偏咸, 西部水质尚可,水量甚微,一般无开采价值;
(4)第III承压含水层:埋藏在地面下190米至230米,向东向北逐渐加深,土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含砾粗砂,水头埋深2米左右,水质较好,属重碳酸***化钠型,,是主要工业用水开采层。
交通概况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
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城而过,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随着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高铁的完工通车以及宁杭城际高铁的建设,镇江铁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