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第九章美洲1-自然地理概况.ppt

格式:ppt   大小:9,41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章美洲1-自然地理概况.ppt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8/2/16 文件大小:9.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章美洲1-自然地理概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洲
美洲是亚美利加州的简称。在自然地理上,包括南、北美洲。在人文地理上,由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历史上长期主要受西、葡文化影响,语言归属拉丁语族,故又把这一地区称为拉丁美洲;而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即通常所指的盎格鲁美洲或称盎格鲁–撒克逊美洲,其范围主要包括美、加两国及三个地区,因其受英国殖民影响极大,同拉丁美洲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着显著区别,因此又把它称为政治经济地理意义上的北美洲。
2
第一节美洲自然地理概论
3
从地质史上看,美洲大陆的主体——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在中生代早期分属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并随海陆演化由合而分,到中生代末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最终同其他大陆分离开来。新生代时,受大西洋中脊海岭扩张力的推动,南、北美大陆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其前缘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俯冲、挤压,隆起为高大绵长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其间,上新世的构造运动,又使南美大陆通过中美地峡与北美大陆建立了联系,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美洲板块,其陆上部分自北而南分为北美大陆、中美地峡和附近群岛部分以及南美大陆三大地理单元。
4
在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东西向主应力的作用下,美洲在地形上自西向东大致分属山地、平原、高原(古老低山)等三大地形系统。西部高大的山地和山间高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洲大陆西岸气候的发育范围,并破坏了理论上的纬向地带性。东部广大的平原和高原(古老低山),不仅为水系的发育和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空间,而且地势低平,使其对称于赤道的纬向地带性结构有较好表现。
美洲大陆北抵北冰洋岸,南近南极大陆,加之大陆轮廓北伸南缩,赤道偏居南美大陆北部,遂使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草场和耕地面积广大;而南美洲却呈现为以热带区域面积最广,雨量充沛,热带雨林广布。此外,在纬度位置、地形、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美洲的气候还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异,并最终促成了美洲各大自然地理区分异的形成。

1、古生代加里东-海西褶皱山带
(1)加里东褶皱山带
发生于古生代早中期的加里东运动,在北美称为塔康运动(奥陶纪)和阿开丁运动(泥盆纪)。受其影响北美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褶皱成山,结束了地槽历史;在南美,主要表现在安第斯地槽形成了古安第斯山脉,它主要延伸于今天安第斯褶皱带的东部边缘,从北、西、南三面绕过巴西陆台,直至30°S止,使南美陆台因此而扩大了领域。
5
(一)山地
北美地形图
6
7
(2)海西褶皱山带
在北美称为阿巴拉契亚运动。顾名思义,其主要影响变动发生在阿巴拉契亚地槽区,尤其是南段,并连同瓦奇塔地槽一起形成了褶皱山脉——阿巴拉契亚山与瓦奇塔山。至此,北美阿巴拉契亚山地最终形成,并大致以纽约附近为界,分为东北段和西南段,它们在褶皱期、构造、地形及矿产特征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海西运动对于南美来说,则主要见于冈瓦纳地槽带,产生了冈瓦纳褶皱,它从潘帕斯南部起,向西北延伸至30°S附近。
2、中生代旧阿尔卑斯褶皱山带
(1)内华达褶皱山带
这次运动主要作用于科迪勒拉地槽西部,造就了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直至西马德雷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从而构成了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西带。内华达运动在南美主要发生于古生代加里东-海西褶皱构造以西,相当于现代安第斯山的轴部。
(2)拉拉米褶皱山带
对美洲大陆造成的变动主要集中于科迪勒拉地槽东部,其影响范围北起阿拉斯加,南至中美东部,在北美造就了包括布鲁克斯山脉、落基山脉、东马德雷山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带。也使南美安第斯地槽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整个安第斯山褶皱构造。
3、新生代新阿尔卑斯褶皱山带
开始于渐新世的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次运动在北美称为喀斯喀特运动。主要影响内华达褶皱山带以西地区,形成了阿留申山脉、加拿大岛山及美国海岸山脉等,并使中生代形成的内华达褶皱山带和拉拉米褶皱山带大幅度抬升,最终奠定了北美西部的陆地轮廓和构造以及现代地形的基本格局。
在南美,渐新世的构造运动使安第斯山东北段发生显著褶皱;上新世时又掀起了以大幅度上升为主的构造运动,并一直延续到第四纪或更后。最终奠定了它的现代构造基础,形成了世界上高峰连绵的年轻山系。
南美地形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