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千年鄱阳.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年鄱阳.doc.doc

上传人:rtyt8iyf 2015/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年鄱阳.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年鄱阳,青春永驻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河等水经过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4125平方公里(),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适合候鸟越冬,每年有近百万的候鸟在此过冬,更可喜的是,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因此有“白鹤王国”“珍禽世界”的美誉。因为曾有船只人员神秘失踪的事件发生,还被冠以“魔鬼三角”的称呼,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其中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 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是人烟稠密的枭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枭阳县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水中,历史上曾有“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1600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风景如画,曼妙如斯。
鄱阳湖流域人杰地灵哺育出了许多杰出人士。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有老爷庙落星墩鄱阳湖乌金叉等等。鄱阳湖还是国际重要的湿地,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功能。鄱阳湖流域人杰地灵哺育出了许多杰出人士。但是这么一个钟灵毓秀在中国历史上上有重要意义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地位的湖泊,现在却面临着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经过总结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湖区水情恶化,洪涝灾害上升
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由于江西东、西、南群山环抱,只有北部的鄱阳湖平原地势低洼,因此,构成了辐聚状的鄱阳湖水系,其集雨面积达16022万km2。湖区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上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造成鄱阳湖区每年的7~9月份常常洪水泛滥,水涝频繁。据史料记载,11~19世纪,江西省共发生洪灾69次,平均13年一次,洪灾大多数发生在鄱阳湖区。进入20世纪初到90年代共发生洪涝灾害37 次,,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率明显增加。尤其是近50年,湖区大小洪涝灾害几乎连年不断。湖口水位超过高水最高水位看,1954年、1983年、1995年、、、、,逞逐渐上什趋势,,有效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 血吸虫病流行,治理难度加大
鄱阳湖洲滩多、水淹时间不同、植物生长不一样、钉螺密度也有所差别,年平均水淹8个月以上或年平均水淹不到2个月的洲滩一般无螺,所以鄱阳湖的水位变化状况严重影响着钉螺的生存环境。钉螺的分布位置,一般位于洲土上1m,低于常年最高水位3m左右,因此,%分布在14~17m高程范围内,面积达59656m2。4~10月份,由于当地居民上洲滩捕鱼虾接触疫水,血吸虫病感染机会极高,占各种感染方式的43%~49%,加上人们上洲打湖草、放牧、种植、收割芦苇等农事活动,增加了人畜感染的机会,导致血吸虫病流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