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黄河治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河治理方案.doc

上传人:plm860108 2018/4/25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河治理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河治理方案
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是泥砂问题,人所共识。黄土高原固沙,黄河下游排沙,已无争议。问题是固沙不易,排沙更难。尽管引进电脑模似分析冲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吴凯先生提出投资1500亿,修建从刘家峡到风陵渡1000多公里全钢筋砼的人工大运河等,不失为可行方案。由于中国的雨季比较集中,每年的阴历五月端午前后,阳历6月7月是雨季,降水占全年的80%左右。生态破坏不仅限于黄土高原,而是全国如此,全球如此。是人类文明的自我破坏应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黄河是若干支流汇集的一条大河,行洪在雨季,蓄水也只有在雨季。再多再大的水库总库容不到降水的1%,降雨时间不蓄水,就只能忍受缺水的折磨。上游开发利用优质水资源,而把污水留给下游是必然,所以下游只能够接受洪水泥沙和污水。连上苍赐给的礼物都保不住,望上游施舍可怜。要以生命为代价抗洪,要以损失为前提抗旱。所以王武生先生的奇思妙想行洪与蓄水兼顾也是一策。当然污水在漫长的排放过程中有一定的净化功能,所以下游抽取污水经水处理后用于生活用水也是可行的,可惜连自净化的污水也得不到。
真正要解决黄河下游的治理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洪水缺水排沙。找到确保安全,彻底排沙,宽裕行洪,充足蓄水的方案,而且是技术成熟、物资保证、人力财力负担能承受,投入小回报大,经济效益可计算,社会效益很明显的办法方案。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均能有效控制。无制约因素,无模糊状态和不确定度。能够经受科技、经济、道德、社会、行政的考核,近期、中期、远期的后果预测分析。确保安全效益和无负面作用影响。方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武生先生文章提供的数据:正常洪锋11025m3/s,百年洪锋23000m3/s,千年洪锋35100m3/s,万年洪锋47300m3/s,中下游距离700km,仅东营市每年缺水损失十几亿,中下游缺水共损失1000多亿。如果决口损失达200亿,吴凯先生文:黄河水利委员会宣布10年投资1508亿建设防洪减淤体系,确保未来十年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有文章说中国是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少。实际上中国不缺水,只不过因方法不当,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宝贵的水资源抗洪抗进大海,财水两空,还要庆祝抗洪胜利。如果沿黄各省均能蓄存几小时的洪水,则将成水资源大省,北方将不再缺水。或按吴凯先生意见把洪水抗进沙漠戈壁,也要好一些。
黄河下游是一条宽而浅的地上悬河,宽而浅是以河治河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凭此条件就可治理黄河,可以一劳永逸地实现治理黄河目标。
方案的核心是:行洪蓄水功能分离,管道行洪、河道蓄水。用大口径大流量的钢筋砼承压管道取代河道全容量行洪。河道1/2改为水库,湖泊、沼泽、湿地大容量贮水;1/2填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功能分离后可各自为用,单独改造,避免相互制约,顾此失彼,动弹不得的劣势状态。又可相互补充,避害趋利,总体效能功能会按几何级数倍增。管道行洪排沙,安全高效,流速快,流量大,不怕泥沙淤积,冲砂成本低,效果好。既能行洪,又是巨大的优质地下水库。资源首先必须解决贮存问题,方谈得到开发利用和效益。河道蓄水,保存水资源可改善生态环境、生活空间、生存条件。并可开发利用。
功能分离管道行洪河床蓄水方案:
管道数据:
工程比为1m3砼与获得流量m3的比值,管径越大,单位砼获得的流量越大。但管径大施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