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查房..ppt

格式:ppt   大小:54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allap 2018/5/4 文件大小:5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查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五官科护理查房

1
概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位于鼓室,还可以侵犯鼓窦、乳突和咽鼓管。临床上以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以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等。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病程迁延超过6~8周。
由于鼻、咽存在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疾病,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等。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患急性中耳炎时较易演变为慢性。
3
相关解剖结构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中耳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结构虽小,但极为重要。
鼓室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鼓室内面及上述结构皆覆有粘膜,此粘膜与咽鼓管和乳突小房内的粘膜相延续。
4
5
鼓室
也就是中耳腔,形状好像一个直立的火柴盒,是位于鼓膜和耳蜗底的中间空间。包括鼓膜、听骨链与鼓室肌。鼓膜在中耳的外侧,呈漏斗状,除保护中耳、内耳以外,主要起传音和扩音作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蹬骨依次连接而成,除有传声、扩音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耳的作用;鼓室肌由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这两块全身最小的肌肉组成,主要起对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二肌的相互作用,即使传入声波强度很大,也可减少其振动,保护内耳不受声波的损伤。
6
松弛部
紧张部
锤骨
砧骨
镫骨
7
咽鼓管
连通咽腔和鼓室,使鼓室和外界的大气压相等,以便鼓膜振动。咽鼓管分骨部和软骨部。骨部以其鼓室口开口于鼓室的前壁。软骨部紧连骨部,其内侧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平对下鼻甲的后方,即咽鼓管咽口。幼儿的咽鼓管较***短而平,腔径也较大,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咽鼓管咽口平时封闭,当吞咽或尽力张口时,其咽口张开,空气进入鼓室。
8
乳突窦及乳突小房
是鼓室向后的延伸。乳突窦是鼓室与乳突小房间的小腔,初生儿已发育完成。乳突窦向前开口于鼓室,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连。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这些小房互相通连,其大小可因年龄和发育状况而不同。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内都衬以粘膜,且与鼓室的粘膜相连续,故可因中耳炎而感染至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