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客家古邑文明谚语
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
 
 
社会公德类
好心好大家,歪心坏自家。
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是客家人的普遍家训和做人准则。好心待人、厚道处事,对大家包括自己都有好处,而使坏心,做坏事,当坏人,轻则招致名誉受损,重则受到法律制裁,到头来还是害了自己。
人要衣裳,地要绿装。
我们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正如人要穿衣裳来保持体温,同时以作装饰,地球也需要绿色森林的保护和装扮。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合理保护,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秀美的山川,就会一直陪伴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有理走遍天下,冇(无)理寸步难行。
为人处事,就一个“理”字了得。客家人践,便是“有理不在年高,无理空活百岁”。
过(进)门就係(是)自家人。
孔夫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客家人不仅以此作为待客之道,而且十分看重邻里乡亲或远方来客之间的相互串门,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家常话,说说贴心语,如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唔(不)管客家唔客家,来到河源就一家。
海纳百川水,人容四方客。这是客家人的秉性修养和伟大胸怀。
隔屋唔(不)隔心,相邻也係(是)亲。
客家人奉行把邻居当亲人,以亲情待相邻,注重平常相互串门走动,喝杯茶,饮杯酒,拉拉家长里短,说说酸甜苦辣,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碰上农忙、盖房、疾病什么的,或有红白喜事,互相帮忙庆贺,或雪中送碳,或锦上添花。一个好邻里,不亚一家亲啊!
公交车上多让位,路人有难出手帮。
见义勇为,遇难肯帮,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比如乘坐公交车,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小孩让座位;看到路上有人摔倒,会主动将其扶起来,有需要的则送往医院救治。这是行善积福。
开车唔喝酒,喝酒唔(不)开车。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这是经过许许多多鲜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家庭的惨痛换来的行车真谛。开车者,须谨记。
人在四方,爱国爱乡。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近亿客家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客家人。千百年来,客家人不管身在何处,始终都有一颗爱国爱乡之心,心系中华,魂牵乡音,为中华复兴、为家乡的公益事业献爱心,行善举。
唔(不)撞红灯唔超速,开车几时都安全。
开车撞红灯,或超速行驶,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极大,教训十分深刻。不撞红灯,不超速行驶,应该成为开车一族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并要遵守其他交通规则,自觉做到文明行车。
大家都来管闲事,世上就会冇(无)难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如果大家都愿意管闲事,行义举,路见不平,有人调解;一人有难,八方支援;遇到险情,有人出手,人们走遍天下都不觉得难了。
人帮人,冇穷人。
融洽的邻里关系,应该是我帮你、你帮我的结晶。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社会。
好心有好报,作恶得人孬(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客家人也信奉这条做人准则。好心自然有好报,也倍受人们的爱戴,作恶总是令人生厌的。
有难就帮,功德无量。
见难就帮,多积功德。这是客家人的一种道德情操与人文精神。因此,客家人总把他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帮人排忧解难当作自己的快乐,而且不图回报。
知法唔(不)犯法,规矩大家遵。
小不过粉尘,大不过法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畏法度者安,枉法度者悲。学法、知法、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