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联轴器、轴、电动机等部件组成。旋转的叶轮和蜗壳式的外壳。旋转叶轮的功能是使空气获得能量; 蜗壳的功能是收集空气,并将空气的动压有效地转化为静压。
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空气获得动能, 然后经蜗壳和蜗壳出口扩散段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这样,风机出口的空气就是具有一定静压的风流。
1-进气室;2-进气口;3-叶轮;4-蜗壳;5-主轴;6-出气口;7-扩散器
如图所示,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①叶轮外径, 常用D表示;
②叶轮宽度, 常用b表示;
③叶轮出口角,一般用β表示。叶轮按叶片出口角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前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 β> 90°(90°~ 160°);
    后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 β< 90°(20°~ 70°);
径向式──叶片出口沿径向安装,β= 90°。
如图所示。
3. 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
通风机设计的要求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
及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
(1) 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
(2) 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
(3) 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
(4) 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
(5) 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
(6) 噪音低;
(7) 调节性能好;
(8) 尺寸尽量小,重量经;
(9) 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 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 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 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设计步骤
3. 叶轮尺寸的决定
叶轮的主要参数:
:叶轮外径
:叶轮进口直径;
:叶片进口直径;
:出口宽度;
:进口宽度;
:叶片出口安装角;
:叶片进口安装角;
Z:叶片数
:叶片前盘倾斜角;
一. 最佳进口宽度
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
由此得出:
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
其中
在加速20%时,即,
加速20%的叶轮图
二. 最佳进口直径
由水力学计算可以知道,叶道中的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为此选择在一定的流量和转速条件下合适的,以使为最小。
首先讨论叶片厚度的影响。由于叶片有一定厚度;以及折边的存在,这样使进入风机的流速从增加至,即:
叶片厚度和进出口的阻塞系数计算
用和分别表示进出口的阻塞系数:
式中为节距, 为切向叶片厚度
同理
那么进出口的径向速度为:
当气流进入叶轮为径向流动时,,那么:
为了使最小,应选用适当的。总之在中间值时,使最小,即
考虑到进口20%加速系数,及轮毂的影响
求极小值,得出的优化值为:
出口直径不用上述类似的优化方法,只要选用合适的即可:
即:
也可以根据,求出
三. 进口叶片角
1. 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
同一样,根据为最小值时,优化计算进口叶片角。当气流为径向进口时,,且均布,那么从进口速度三角形(令进口无冲击=)
代入值后得出值,最后得出:
(3-5)
求极值,即
(3-6a)
这就是只考虑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
把(3-6a)式代入(3-4a)至(3-4d)式:
(3-6b)
进而当时:
(3-6c)
或者: (3-6d)
2. 当叶轮进口转弯处气流分布不均匀时的优化值。
图3-4,叶片进口处速度分布不均匀,在前盘处速度大小为和,比该面上的平均值要大,设
那么
此外:
当时:
(3-7a)
进而采用近似公式:
其中为叶轮前盘叶片进口处的曲率半径。计算出来的角比小一些。如下表所示:
:
:
: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