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钣金的K系数问题:
陈老师在论坛里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单一的K系数能不能解决问题。
INVENTOR中给出了K系数,但这个K系数是“死的”,不是“活的”如果不深究这个问题,虽然在工厂第一线待了很长时间,如果不是陈老师提醒,还真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平时,在工厂做钣金,经常听大家挂在嘴边的是“展开长度”
“展开长度”是什么东西?长度只是个1维的东西,展开至少是一个平面的东西,是二维的东西,我个决定以后再不提“展开长度”这个词,修正为“展开”。
说到这里,陈老师可能明白(他原本就明白),不知大家是不是明白,我有必要继续解释这个问题: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用事例说话:
接着钣金展开说一些问题:
在钣金展开中有这么几个与钣金展开有关的问题:
转至展开模式
展开,重新折叠
草图中有个投影展开。
这里几个东西还是很多说法的:
转至展开模式:
在这里是我们最常用的东西,
只有在零件图中创建了展开模式,我们出工程图时才有可能放置钣金展开图。
这里我不多讲什么。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对展开模式进行编辑,而且会出现如下对话框:
对展开模式的编辑仅适用于展开模式且不会反映在折叠模型下。查找在线帮助,确实找不到关于这方面的概念性的东西。
那么,这种机制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用呢?我是这样来利用这个机制的:
先将上面的对话改一下:
对展开模式的编辑适于展开模式,并反映在它的展开工程图上。
接着我们以实例来说明问题吧:
如上图这个工件(),其中有一个10的孔,,它的展开图如下:
当然它的展开工程也同上面一样:
将这个工程图输出DWG时,当然也一样,(不截图了)
到这里,我们要说的一个问题:这个展开图对吗?按这个展开图下料,能做出合格的工件吗?
不能
原因:圆孔会拉孔,稍有一点钣金知识的人都知道。
那么我们会怎么做呢?
对展开模式进行编辑:使展开图变成我们可以用于生产的下料图,这于这个工件两种做法:
在展开图中去掉这个孔,折弯后进行加工。
将10的孔在下料图中改为小点,以便于折弯,回头扩这个孔
个人更愿意第2种做法,省去了划线等工作。
在INVENTOR中怎么搞作呢?
新建草图
如下图:拉伸一个厚度,并更改方向与原板厚一致:
得到如下展开:
它的工程图:
经过以上操作,工程图中,三视图没有问题,同时下料图也完全符合工艺。
需进行这种操作的情况很多,我再举两例吧:
上图所示:一个很简单的钣金件,举例时,我尽可能用简单的零件来说问题:
展开后如下图:
这个零件,按这个展开下料,该没有大的问题,如果这个件,批量少,在折弯机上做一些工装来做,好象又没有必要,此时,我们可以对它的展开图作编辑,得到以下图:
其中,两边两个耳朵,只是在折弯时用于定位,折弯后将两个耳朵去掉,很省事的。
再举一例吧:
这个零件更简单:一块板,同时有一个M5的螺纹孔,而螺纹孔又开了一个槽。
在这里,我要说两个问题:
我们按上图下料的话,普通丝攻,是不能攻丝的,当然螺旋丝攻可以,所以我觉得,,攻完丝后,切槽比较好。而这里的做法就INVENTOR中对展开模式进行编辑。
我在上图中标出了底孔尺寸:,在这里我是修改了螺纹数据表:
WIN7在这个位置:C:\Users\Public\Documents\Autodesk\Inventor 2010\Design Data
其中黄色部份我修改后的,具体怎么修改,陈老师课程中有,不多讲了。
总结一下:展开图不等于下料图,展开图是理论上的东西,下料图除了理论上的东西外,它还包含了工艺。INVENTOR在展开模式下的编辑实现了从展开图到下料图转换提供了方便。
接着还是讨论展开模式:
在这里单击右键有一个“编辑展开模式定义”
对话框如下图
我们讨论折弯角度选项卡里的内容:
图示确实让人一看就明了,什么是开口角度,什么是折弯角度.
这里的设置直接与工程图中折弯标注的角度相关.
但这里确实让人很难受,INVENTOR默认值为折弯角度,我们在做事时,总希望将事情简单化:工人在加工时,直接测量的为开口角度,我们在展开图中就标注开口角度好了.
建议将这里修改为开口角度.
接着讨论INVENTOR钣金展开模式:
我所讨论的大多与加工与直接联系,其实三维软件建模,除了设计外,还有一块与之联系非常密切,那就是CAM。
我们举例说话:
如上图所示的一个钣金件,展开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