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DMA系列干线放大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概述 1
基本原理 1
产品特点 1
技术指标 2
2 系统安装 4
安装流程 4
工程准备 4
安装条件 5
CDMA干线放大器主机的安装 6
接地及电源的连接 6
测量天馈系统的驻波比 7
测量交流输入电压 7
下行输出功率测试 7
呼叫测试 7
3 系统操作 8
操作方式 8
便携式PC机本控操作 8
操作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5
备用电池的开启 15
干线放大器远程监控 16
4 系统维护 17
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 17
维护工具、仪表、材料 17
维护测试 17
保养维护 18
故障和告警处理 18
5 附录 19
1 系统概述
概述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逐渐成为“亮点”,从2G到3G,从TDMA到CDMA,移动通讯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前景灿烂的个人通讯方式。现代通讯对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室内环境,室外信号很难渗透到室内的每个角落,因此针对室内环境,我们设计了专门的设备,用于室内信号的覆盖。
基本原理
一个典型的CDMA干线放大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左侧的施主天线端连接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端,接收信号源过来的信号,信号经过双工器后再由下行链路放大,放大后再经过双工器滤波,最后由从发天线发送到覆盖区;上行信号的流程和下行信号相似。在整个过程中,干线放大器,相当于在信号源和手机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透明的通道,使无线信号得到了延伸。
图1-1 CDMA干线放大器的原理框图
产品特点
1、优秀的射频指标
基于我们对CDMA系统的深刻理解,在产品的系统指标设计中,将CDMA干线放大器作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来设计,保证射频链路的透明和畅通,充分吸收话务;通过对射频部件指标的合理分配和强大的射频系统优化能力,来保证射频链路的优良性能;对噪声特性、上下行发射功率、覆盖范围、上下行链路平衡、带外抑制、时延等系统至关重要的参数。
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系统设计发展的趋势,给用户的升级、维护带来方便。为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细致的系统论证和单元分析,合理地划分模块和恰当的指标分解,形成了灵活高效的系列直放站产品模块体系,为多种机型的灵活搭配奠定了基础。
3、机内监控
机内监控模块是整个干线放大器的控制核心,完成检测、控制、通讯、报警四大功能。监控板上有备用电池,系统掉电时可持续工作,以确保向网管中心发出掉电告警;可支持电脑串口与系统的直接连接,具有监测和复位功能,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本地监控手段。
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前向
反向
频率范围
870-880MHz
825-835MHz
最大输出功率
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容差应在±2dB范围内,极限条件时应在±
自动电平控制(ALC)
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小于10dB(含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之内
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超过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2dB之内或关闭输出
增益
≤45dB,误差不超过厂家声称额定增益的±3dB
增益调节范围
≥20dB
增益调节步长
≤2dB
增益调节误差
增益调节步长误差≤±1dB/步长;在0-10dB范围内总误差≤±1dB;10-20dB范围内总误差≤±1dB;在大于20dB范围内总误差≤±。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下行链路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为10dBm
上行链路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为-10dBm
ACPR
±750kHz:≤-45dBc30kHz
± MHz:≤-65dBc 30kHz
带内波动
≤3dB(峰峰值)
噪声系数
上行噪声系数≤5dB(最大增益)
电压驻波比
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时延
≤
波形质量
>
互调衰减
工作频带内
≤-15dBm/30kHz
工作频带外
9kHz-1GHz(含1GHz):-36dBm/100kHz
()
1GHz-:-36dBm/1MHz
供电电源
AC220V±44V 45-55Hz
重量
≤11kg
工作温度
+5℃-+40℃
工作湿度
≤95%
监控要求
备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功能;本地监控:RS-232;远程监控:CDMA